1.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
A.下肢深静脉
B.左心耳
C.微循环
D.心室壁瘤内
E.门静脉
2.心房纤颤时,左心房内的球形血栓是:
A.混合性血栓
B.白色血栓
C.红色血栓
D.透明血栓
E.延续性血栓
3.脑动脉栓塞的栓子最可能来自()
A.左心房附壁血栓
B.右心房附壁血检
C.右心室附壁血栓
D.下肢股静脉血栓
E.肠系膜静脉血栓
4.栓塞时常伴有DIC发生,主要见于()
A.血栓栓塞
B.脂肪栓塞
C.空气栓塞
D.羊水栓塞
E.化脓菌栓塞
5.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
A.增生和变性
B.变性和坏死
C.坏死和萎缩
D.增生和再生
E.萎缩和变性
6.伤寒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玫瑰疹
B.肝脾大
C.血白细胞升高
D.持续发热
E.相对缓脉
7.切除子宫做病理检查,光镜下见子宫壁深肌层内有大量异型的滋养层细胞浸润,并有绒毛结构,应诊断为:
A.水泡状胎块
B.子宫内膜癌
C.侵蚀性葡萄胎
D.绒毛膜癌
E.子宫颈癌
8.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症的疾病是:
A.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9.属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是:
A.内胚窦瘤
B.库肯伯格瘤
C.颗粒细胞瘤
D.无性细胞瘤
E.卵泡膜细胞瘤
10.原位癌指:
A.浸破基底膜
B.仅局限于上皮层
C.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D.累及上皮下部的1/3~2/3处
E.累及上皮2/3以上
答案1.C。
解析:①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因此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常发生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内。②下肢深静脉、门静脉、心室壁瘤等发生的血栓多为混合性血栓(1版病理学P52)。左心耳发生的血栓多为白色血栓。
2.A。
解析:①混合性血栓主要见于静脉血栓的体部,但在动脉血栓下游形成的延续性血栓、心房纤颤或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内形成的球形血栓也属于混合性血栓。②白色血栓、红色血栓分别常见于静脉血栓的头部和尾部。透明血栓常见于毛细血管。
3.A。
解析:①由于栓子一般随血流运行栓塞远端血管,因此判断血栓栓子来源或判断血栓常见栓塞部位的试题,均应按血流的方向进行分析解答。体循环动脉栓塞的栓子80%来自左心。血流经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因此答案为A。②下肢股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BCD项血栓脱落常造成肺动脉栓塞。③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因此肠系膜静脉血栓脱落常造成门静脉栓塞。
4.D。
解析:①妊娠时母血呈高凝状态,羊水具有凝血致活酶作用,当发生羊水栓塞时,羊水进入母血易在血管内产生大量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参阅8版妇产科学P。②空气栓塞也可引起DIC,但发生率较低,因此最佳答案为D而不是C。参阅8版病理学P56。③血栓栓塞主要引起血管支配器官的血供障碍。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部位及脂滴数量的多少。化脓菌栓塞可引起所支配器官的血供障碍及感染中毒症状。
5.B。
解析:①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凋亡、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等(B)。间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性坏死等。②萎缩、增生属于适应的表现形式。再生属于损伤的修复形式。
6.C。
解析:①由于炎症过程中所释放的炎症介质IL-1和TNF可导致白细胞从骨髓储存库释放加速,因此大多数细菌感染均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但伤寒杆菌感染则引起白细胞计数减少,可能与骨髓的粒细胞系统受到细菌毒素的抑制、粒细胞的破坏增加和分布异常有关(8版传染病学P)。②玫瑰疹、肝脾大、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均为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
7.C。
解析:①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均不属于滋养层细胞肿瘤,不可能出现异型的滋养层细胞浸润,故可首先排除答案BE。②绒毛膜癌的特点是三无:无绒毛,无间质,无间质血管。侵蚀性葡萄胎的特点是:有绒毛,且线毛侵入子宫肌层;有间质,且间质高度水肿;无间质血管。水泡状胎块又称葡萄胎,有绒毛结构,但无浸润。本例病检可见绒毛结构,故应排除D。由于肿瘤细胞可“浸润子宫壁深肌层”,故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C),而不是水泡状胎块(A),因后者属于良性病变,无侵袭性。
8.D。
解析:①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称为假膜性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早期为急性卡他性炎,后期为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②肠伤寒为急性增生性炎。肠结核、肠血吸虫病为慢性肉芽肿性炎。阿米巴痢疾为变质性炎。
9.E。
解析:①内胚窦瘤(卵黄囊瘤)是起源于婴幼儿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库肯伯格瘤是指原发于胃癌的卵巢转移癌。颗粒细胞瘤是起源于女性性索间质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无性细胞瘤是由原始生殖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②卵泡膜细胞瘤为起源于女性性索间质细胞的良性肿瘤。
10.B。
解析:①原位癌是指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的癌。②突破了基底膜的癌称为浸润癌。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称为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下部的1/3-2/3处”为中度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2/3以上”为重度非典型增生。
往期精选
病理学药理学(2)
病理学药理学(1)
生物化学(10)
本期编辑:神秘女子小野多点一个赞,小野工资多5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