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是医学影像的重要分支之一,一个名词解析就是一个小知识点,每天记五个,不用三个月下来就对超声诊断有更深的理解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一)
◆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
◆胆囊双边影:胆囊壁弥漫增厚,呈高回声,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表现。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与被检查目标作相对运动时,导致反射的声波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变化的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二尖瓣装置:由二尖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四部分组成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肌的明显肺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伴左室高动力性收缩和左室血流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蜂窝状:指多个低中等强度的粗细不等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有很多散在的小暗区,形成蜂窝状改变。(葡萄胎)
◆工字部:肝内由门静脉左支及其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支门静脉和左内叶支门静脉构成特征性的“工”字形结构,可供识别肝管和门脉。
◆光斑:指光电聚集呈明亮的小片状,边界清晰,直径约0.5cm(炎性组织钙化灶小结石)
◆光点:指回声细小点状(肝脾子宫等)
◆光环:指光点排列呈圆环形
◆光团:指回声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团状,直径0.5cm,有一定的边界。(结石肿瘤)
◆哈氏囊: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为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在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横向分辨力:是指与声束相垂直之直线上,能在荧光屏上被分别显示之左右两点的最小距离。此距离大小与声束之宽窄以及发射声束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后壁增强效应:是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组织的某一小区的声衰减特别小,则回声在此区的补偿过大,其后方因补偿过高,较同等深度的组织亮。常见于:囊肿、脓肿或其他液性暗区的后壁。
◆后运动实验: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阳性(+);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也停止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阴性(—)。
◆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避孕环、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某些结石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逐渐衰减、多次反射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闪烁。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常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火海征: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彩色血流成像表现。甲状腺回声增粗,减低,分布不均匀,实质内血流信号极为丰富,呈弥漫点状和分支状分布。
◆基本分辨力:根据单一声速线上所测出的分辨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
◆假肾征:指较厚的低回声环包绕强回声,类似肾脏的图像,多见于胃肠道肿瘤。
◆角征:多指肿瘤组织位于脏器边缘而使其失去正常角度
◆结中结征:为大结节中的小结节征象。在较大的肿瘤图像中有小的结节,边界回声可高低不等。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