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奶爸的世界"↑免费订阅本刊
什么是葡萄胎?
葡萄胎,为绒毛基质微血管消失,从而绒毛基质积液,形成大小不等泡,形似葡萄,故得名。有完全性和部分性之分,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临床诊断葡萄胎皆系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部分葡萄胎伴有胎盘组织或/及胎儿者,则冠以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
常见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从停经8——12周开始阴道会有不规则流血,时有时无。开始多为暗红色、少量,反复发生,逐渐增多,可伴随水泡样组织排出。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感染。
2.子宫异常增大。由于子宫内布满大量绒毛水泡,以及宫腔内积血较多,因此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子宫会异常增大。
3.腹痛、呕吐。由于子宫异常增大,一些妈妈可能会出现阵发性腹部隐痛,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可发生急性腹痛。此外一些Hcg水平较高者也可伴有较正常妊娠较早的呕吐。
上述这些症状特别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例如阴道不规则流血也是先兆流产的症状之一,但先兆流产通过B超检查仍可见到胎儿和羊水。而子宫异常增大则容易和多胞胎相互混淆,但是前者多伴有阴道出血,而且没有胎动感,腹部触诊无法触及胎体、检测胎心。
与什么因素有关?
1.营养因素。孕妈咪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的孕妇,发生葡萄胎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2.年龄、妊娠史。据统计,大于35岁的孕妇发生葡萄胎的概率为年轻孕妇的2倍,而大于40岁的孕妇的概率更是高达7倍。同时小于20岁的孕妇发生葡萄胎的几率也较高。而有过两次葡萄胎历史的女性,再次怀孕时的葡萄胎概率是15——20%。
此外,染色体因素、地域(亚洲和拉美较高、欧美较低)、气候也会有所影响。
治疗方法
葡萄胎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应即刻予以清除。清除葡萄胎时应注意预防出血过多、子宫穿孔及感染,并应尽可能减少以后恶变的机会。
1.清除宫腔内容物
由于葡萄胎子宫大而软,易发生子宫穿孔,故采用吸宫术而不用刮宫术。吸宫术的优点是操作快,出血少。吸宫时宜低负压并尽量选取大号吸管,以防子宫穿孔及被葡萄胎组织堵塞而影响操作。如无吸宫条件时,仍可行刮宫术。
2.预防性化疗
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高危因素有:①年龄40岁;②葡萄胎排出前HCG值异常增高;③滋养细胞增生明显或不典型增生;④葡萄胎清除后,HCG不呈进行性下降,而是降至一定水平后即持续不再下降或始终处于高值;⑤出现可疑转移灶者;⑥无条件随访者。预防性化疗一般只用一种药物,但化疗药物用量应同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的用药量,不可减量,化疗尽可能在清宫前3天开始,用1~2个疗程。
3.子宫切除术
年龄超过40岁,无生育要求,有恶变倾向,小葡萄,HCG效价异常增高,可手术切除子宫。
4.黄素囊肿的处理
葡萄胎清除后,黄素囊肿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处理,如发生扭转,则在B超或腹腔镜下穿刺吸液后可自然复位。若扭转时间长,发生血运障碍,卵巢坏死,则需手术治疗。
5.葡萄胎合并重度妊高征的处理
若葡萄胎合并有重度妊高征,血压达/mmHg,特别是有心力衰竭或子痫时,应先对症处理,控制心衰,镇静、降压、利尿,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清宫。但也不宜多等,因为不清除葡萄胎,妊高征也难以控制。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