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适应性改变
(1)萎缩的概念及类型
(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2.损伤
(1)可逆性损伤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2)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凋亡的概念
3.修复
(1)再生的概念及类型
(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和淤血
(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2)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
(1)概念
(2)血栓形成的条件
(3)血栓的类型
(4)血栓的结局
(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
(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2)栓子的类型及运行途径
(3)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
(1)概念及原因
(2)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三、炎症
1.概述
(1)概念
(2)原因
(3)基本病理变化
(4)结局
2.急性炎症
(1)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2)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3)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3.慢性炎症
(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
(2)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
四、肿瘤
1.概述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组织结构
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肿瘤的异型性
(2)肿瘤的生长
(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肿瘤的命名原则
(2)癌前病变(疾病)、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的概念
(3)癌与肉瘤的区别
(4)常见肿瘤类型及病理变化
4.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常见的化学、物理及生物性致癌因素
(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及脑的病理变化
(3)病理的临床联系
2.原发性高血压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3.风湿性心脏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心脏的病理变化
4.心脏瓣膜病
(1)概述
(2)主要类型及病理变化
六、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1)概念及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2.肺气肿
(1)概念及病理变化
(2)类型及病理临床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概述及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4.大叶性肺炎
(1)概述及病理变化
(2)并发症
5.小叶性肺炎
(1)概述及病理变化
(2)并发症
6.肺癌
(1)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2)扩散与转移
七、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
(1)病因及病理变化
(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
(1)病因及基本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3.肝硬化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4.食管癌
(1)病理类型
(2)病理变化
5.胃癌
(1)病理类型
(2)病理变化
6.结肠、直肠癌
(1)病理类型
(2)病理变化
7.原发性肝癌
(1)病理类型
(2)病理变化
8.胰腺癌
(1)病理类型
(2)病理变化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1)类型及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2.慢性肾孟肾炎
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3.肾细胞癌
(1)分类
(2)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4.尿路上皮肿瘤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九、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肿的分类和病理变化
(2)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及分类
十、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1.乳腺癌
常见组织学类型及转移途径
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1)组织学类型
(2)扩散与转移
3.子宫颈癌
(1)组织学类型
(2)扩散与转移
4.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5.卵巢上皮性肿瘤
病理变化
6.前列腺增生症
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7.前列腺癌
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十一、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
(1)概述、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2.细菌性痢疾
(1)概述、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3.伤寒
(1)概述、肠道及肠道外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概述、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
(1)概述、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6.血吸虫病
(1)概述、基本病理变化
(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7.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1)艾滋病的概述、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2)尖锐湿疣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
(3)淋病的概述、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二试学员推荐“过关”方案~大家都知道临床部分是医师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老师也一直在强调一定要把精力重点放在临床部分,临床部分已经复习了这么长时间,考前一个月也很难取得大的突破,这时候就需要在基础部分重点磨磨刀,于是中公医考针对此种情况推出了《年临床(二试)考后取证班》,同学们不用一个月都处在慌张的状态,每周末听老师直播讲解,周中有时间拿来就温习,刷一下老是重点强调部分的试题,考前3天看完就上考场,上考场就能拿分,短时记忆来帮助,一个月有效的课程,帮你提高至少50分。
跟大家说一下《年临床(二试)考后取证班》课程安排:
整个课程为88课时,分为两个部分,针对不同系统做了不同的复习策略:
第一部分,含妇产、儿科、精神、神经、生化、生理、病理、药理、心理、伦理、预防、微生物(执业)、免疫(执业)冲刺视频,特别是针对妇产、儿科、精神、神经部分做了重点讲解,掌握以上系统知识,考前强化记忆,考场上轻松拿分。
第二部分,本部分由中公医考老师传授考试技巧,考场上总会遇到不会的题、没有复习到的考点,此时如何才能更加准确的“蒙题”呢?中公老师告诉你就会告诉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