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内一科:
患者感激送锦旗优质服务暖人心
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也没有那么多的暴风骤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依然有一些平凡的感动,带给这个社会温暖。带给医务工作者一股满满的正能量。
1月24日,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夜班,总算是战斗结束。看到自己有序的安排好工作,妥善的安置每一位患者,看看自己的“战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想到,马上就能回家,躺进我的被窝里,心中暗暗窃喜。在准备交班之际,医院肿瘤内一科出院患者刘女士,携丈夫为科室赠送了一面,“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鲜艳锦旗。对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贴心护理表示高度赞扬和诚挚的感谢。
据悉,刘女士因滋养细胞肿瘤疾病待排,于医院行清宫术过程顺利,术后病检提示部分性葡萄胎,肺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考虑转移瘤;盆腔核磁共振示侵蚀性葡萄胎。给予,“EMA-Co”方案全身化疗5周期,适行放疗后,现病人病情稳定,控制良好,无复发,转移情况。
刚入院时,家属心情异常焦虑,烦躁。由于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不足,经常言语攻击。面对委屈,医护人员忍辱负重,尽心尽责。肿瘤内一科主任范志刚召集医生认真分析病情,共同探讨最佳方案。主管医生张淑莲更是细心入微,考虑到患者治疗周期长,用药的安全问题,还建议患者使用,“PICC”置管,在医护的紧密配合,悉心照料下,现刘女士能吃、能喝,整个人重获新生。患者及家属欣喜不已。刘女士丈夫在旁边开心的合不拢嘴,喜悦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面写满责任和信任的旗帜,医院水平和医护人员医疗护理质量的认可,此项殊荣使肿瘤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备受鼓舞。我们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携手共进,让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生命之初烛,重新燃起。
(肿瘤内一科张茹)
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王江红医生对“红包”进行了另一种诠释
医生本应具有仁德之心,济世救人,但不知什么时候,医患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一些不好的风气开始蔓延。特别是“红包”现象开始变得普遍起来。医院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顾,向医生送红包成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对于这种事情,医院心血管内二科王江红医生用实际行动给予如今约定俗成的红包进行了另一种诠释和回击。
近日,家住洋县的女性患者孙某某,65岁,因患有冠心病、三支病变、上消化道出血,被收治到医院心血管内二科进行治疗,入院立即告病重。自发病以来,患者思想压力较大,以致出现恐惧和焦虑等情绪。为安心治疗,患者在王江红医生夜间值班期间硬塞给他一个红包,以示让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多多的照顾。多番推让后王医生将红包还给了患者,将医院拒收“红包”承诺书拿给患者及家属看,并告诉患者及家属:“红包我不能收,为病人服务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只要患者您们信任我们,我们必定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为患者治疗,我们要的不是红包,而是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馈”。
从事医务工作的确是一项辛苦的职业,既付出脑力又要付出体力,特别是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奉献休息时间多,尤其是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但是,让病人获得健康的喜悦是外人无法体会的,这些都不能成为拿“红包”的理由。
医患服务应视名利淡如水,与健康同行须知事业重于山。治病救人乃是医生的天职,拒收红包也是恪守医德的表现。据了解,我院自建院以来,严抓医德医风建设,还制定了相关规定。医务人员拒收红包,这已经在医院自然形成了一种共同自觉遵守的纪律,而所有的人也早已把这种良好的医德医风当成自己的荣誉和座右铭。
(心血管内二科黄蓉)
来源:医院
编辑:韩非
审核:张朝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