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是一种起源独特的妇科肿瘤,
起源于妊娠期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病变。
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构的不同,
分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两种。
区别
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
来源
全部来自良性葡萄胎
其中50%~60%来自葡萄胎,其余的可继发于流产(包括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和宫外孕)或足月产后
显微镜下
(病理切片)
可见水肿绒毛的形态
无绒毛结构
时间
葡萄胎排除之后半年之内发生恶变者
葡萄胎排出超过1年发生恶变者
而在葡萄胎排出后半年至一年之间者,则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两者的主要表现:
不规则阴道出血、休克、早期发生血行转移(突出特点)。
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各种转移中,
肺转移最常见。
发生肺转移后,
患者可出现: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入晚期时,
临床上绒癌患者合并脑转移比较常见。
要早期发现脑转移,
注意前期症状极为重要。
如病人出现一次性剧烈头痛、失语及肢体运动障碍、起床时猝然摔倒,吃饭时筷子不听使唤、掉到地上;等等,都可能是前期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如果在葡萄胎排出后、足月产后或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断,血或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又是阳性,就应当有所警惕。如果又发现阴道有转移结节,或X线胸片中有肺转移阴影,更有助于诊断,然后需要对疾病进行分期。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变开始于子宫但仍局限于子宫;
第二阶段:病变由子宫经肌层内静脉窦侵入宫旁组织、附件或阴道;
第三阶段:病变转移至肺;
第四阶段:病变由肺继发扩散而广泛转移至全身各器官。
根据这4个阶段,即可将病变分为4期。
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进行分期之后,应结合转移部位选择化疗方案,尽快化疗。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虽然是滋养细胞肿瘤特异而敏感的监测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标准应达到以下3方面条件:
①血HCG每周检测1次,连续3次正常。
②临床症状消失,包括阴道出血好转,咳嗽、咯血消失等。
③所有其他器官转移灶消失或坏死纤维化。
只有同时达到以上3个条件,方可称为临床治愈。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愈后一年之内,最好严格避孕,密切随访,如有生育要求,应在随访正常1-2年之后再争取妊娠。
推荐阅读:
注意了!再次怀孕有可能还是"鬼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