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九.子宫颈癌的大体形态分类
(1)糜烂型:环绕宫颈外口表面有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由不规则的滑破面、触及易出血,
(2)外生型:又称增生型或菜花性。由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向阴道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
(3)内生行:又称浸润型。癌细胞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宫颈肥大而硬,但表面扔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
(4)溃疡型:不论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后,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甚至整个子宫颈为一大空洞所替代,因常有继发性感染,故有恶臭的分泌物排出。子宫颈癌尤其是腺癌也可向颈管内生长,使子宫颈成桶状增大,这也是内生型的一种。
一一零.葡萄胎的基本病变要点
肉眼:子宫增大超过相应妊娠月份的体积,宫腔内可见大量水肿的绒毛,似葡萄。
若所有绒毛均呈葡萄状,称为完全性葡萄胎。若仍有部分绒毛保持正常,则称为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葡萄胎。
镜下:1.绒毛间质高度水肿,水泡形成。
2.绒毛间质血管减少至消失。
3.绒毛外周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一一一.根据葡萄胎的组织学特点,联系它在临床上可能产生哪些变化?
(1)妊娠4-5个月时子宫迅速增大;
(2)血、尿中HCG↑
(3)不规则子宫出血,彻底刮脸→痊愈;
(4)10%→侵蚀性葡萄胎,2.5%→绒癌
一一二.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并从中说明为什么它容易发生血行转移
肉眼观察:子宫壁内出血性结节,可向宫腔内突出或溃疡。
镜下:1.无绒毛结构;2.无间质;3.无血管;(三无)4.异型滋养层细胞(似细胞滋养层细胞、似合体滋养层细胞)
临床病理联系:葡萄胎治疗后、流产后或分娩数月,子宫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血、尿中HCG持续升高。
转移症状:1.肺:咯血;2.阴道:紫蓝色结节;3.大脑:头痛、呕吐等
因为肿瘤自身无间质血管,依靠侵袭宿主血管获取营养,所以其侵蚀血管能力极强,极易经血道转移,以肺及阴道壁最常见,其次为脑、肝、肾等。
一一三.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比较:
葡萄胎
绒毛膜癌
良恶
良性病变
高度恶性肿瘤
肉眼
局限于宫腔内,不侵入肌层
高度水肿,形似葡萄串
癌结节多个或单个
突出宫腔,深入肌层
有明显出血坏死
镜下
绒毛因间质高度水肿而肿大
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
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增生
癌组织由异常增生的细胞
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两种癌细胞形成
特点
侵蚀性,有间质实质
浸润性,五间质,有实质
一一四.乙型脑炎病理变化
肉眼:大体:脑膜出血,脑水肿,脑回宽,脑沟窄。
切面:皮质深层、基底核、视丘等部,粟粒或针尖大小半透明软化灶,弥散或聚集分布
镜下: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软化灶形成4胶质细胞增生
一一五.脑膜刺激症的病理基础
(1)颈部肌肉保护性痉挛——颈项强直
(2)屈髋伸膝反应——Kering征(+)
(3)婴幼儿、腰背肌肉的反射性痉挛——角弓反张
软件升级版爱不释手,喜欢便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