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后,少儿重疾市场挺安静的。
一直占据C位的妈咪保贝新生版还挺寂寞。
不过,最近新出一款少儿重疾,终于打破了沉寂。
富德生命惠宝保少儿重疾险。
赔得多,保障全。
保30年的话,竟然比妈咪保贝新生版还要便宜。
这款产品到底如何?
妈咪保贝新生版还能稳坐C位吗?
一起来瞧瞧。
先来看看产品长啥样。
首先,这是一款重疾分组多次赔的少儿重疾。
重疾能赔5次。
种重疾分成了5组。
每组只能赔1次,间隔天。
对于分组多次赔的产品,要看分组是否合理。
惠宝保将6大高发重疾,分散在前4组。
其中最高发的癌症没有单独分组,而是和侵蚀性葡萄胎合成一组。
这个影响大吗?
侵蚀性葡萄胎一般常见于40岁以上孕期女性,且发病率极低。
给小孩子买,影响不大。
所以,惠宝保分组虽一般,但还算合理。
其次,它有重疾/少儿特疾/罕见病额外赔。
惠宝保重疾赔付比例为%保额。
若符合种重疾约定,正常赔1倍保额;
若前10年或满40岁后首次患重疾,能额外赔0.5倍保额;
若25岁前患约定少儿特疾,能额外赔1.2倍保额;
若25岁前患约定少儿罕见病,能额外赔0.8倍保额。
这样说可能没啥子概念,举个例子:
0岁小明,他妈给他买了50万保额的惠宝保。
若5岁时小明不幸查出白血病;
则他能获得1.5倍保额,即75万赔偿;
白血病又属于约定少儿特疾,能再赔1.2倍保额;
共能获得万赔偿。
若小明5岁患了先天性遗传病亚历山大病,属于约定罕见病;
小明能获得1.5+0.8倍保额,也就是万赔偿。
这样看的话,有重疾/少儿特疾/罕见病额外赔,保额杠杆确实很高。
但注意!惠宝保的额外赔都有条件。
※重疾额外赔在惠宝保里叫关爱保险金。
条款里是这样要求:
别看条款写得复杂,其实就是要求:
投保前10年或满40岁后,首次重疾出险才能赔。
看到“满40岁后”这个条件,不禁有个大大的问号?
一般重疾额外赔别家都是规定前多少年,
或者60岁前首次出险才赔。
因为年龄越大,发病率也越高嘛。
很多保险公司会把高龄人群排除在重疾额外赔的范围。
惠宝保是不是搞错啦?
害!还真没错,人家就是这么刚。
初生时和成年后,发生重疾概率高。
别人不敢保障的惠宝保来保障。
这才真正体现关爱嘛!
※少儿特疾额外赔啥条件呢?
得是25岁前首次患上的少儿特疾才能赔。
对于5种少儿罕见病也是同样的要求。
相比于重疾额外赔的条件,惠宝保在少儿特疾和罕见病上还不够阔气。
另外,它是一款主打定期的少儿重疾。
惠宝保最长只能保至80岁,无法选终身。
主打定期少儿重疾这是无疑了。
但这里会不会跟重疾关爱金为啥子大胆也有点关系?
另外,惠宝保缴费年限最长只能选择20年。
配置的灵活性不是很高。
这样一款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呢?
咱们还是要跟少儿重疾里的标杆(妈咪保贝新生版)比一比。
惠宝保VS妈咪保贝(新生版)
捡重点,我们主要从5个维度来对比。
1、赔付额度对比
买重疾就是买保额。
赔付额度高不高考虑两个方面:
赔的次数多不多,赔付比例高不高。
尤其是赔付比例。
先说重疾保障。
赔付次数上,惠宝保确实要比妈咪保贝新生版多。
但惠宝保是分组5次赔,而妈咪保贝新生版是不分组2次赔。
分组本身就有一定劣势,加上人一生患多次重疾的概率有限,所以惠宝保真正实用的赔付次数不如妈咪保贝新生版。
但在赔付比例上,惠宝保要略胜一筹。
同样是买50万保额。
惠宝保前10年或满40岁后,首次出险能赔75万;
而妈咪保贝新生版就只有50万。
额外赔的优势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重疾保障方面,综合来看惠宝保肯定更有优势。
再说中症+轻症。
赔付次数上,惠宝保在轻症上更有优势。
32种轻症不分组无间隔,最多能赔5次。
而妈咪保贝新生版51种轻症才最多3次。
都是不分组无间隔,惠宝保要额外多2次。
赔付比例上,惠宝保依然有优势。
中症赔付比例要比妈咪保贝新生版多10%。
最后来看少儿特疾+罕见病。
这块俩产品的赔付次数出奇一致,都是1次。
但赔付比例就不一样了。
少儿特疾的话,惠宝保赔得更高,比妈咪保贝多赔20%;
罕见病的话,妈咪保贝新生版赔得更高,比惠宝保多赔%。
两者似乎很难一较高下。
但是注意看了,惠宝保的少儿特疾和罕见病都有时间要求。
得是25岁前才有效。
而妈咪保贝新生版则是贯穿整个保障期。
所以,从实用程度和赔付概率来讲,妈咪保贝新生版更实在一些。
在少儿特疾和罕见病方面对比,妈咪保贝新生版更优秀。
难道惠宝保这就被比下去了吗?
继续往下看。
2、高发病覆盖情况对比
挑选重疾,除了看保额赔得多不多,还要看保障全不全。
保障全不全就要考虑高发的疾病是否都能覆盖。
尤其是少儿重疾。
还要重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