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导致宫腔粘连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还是因为宫腔内操作导致的。
1.妊娠期间宫腔内操作,包括人工流产、产后清宫、稽留流产清宫、葡萄胎清宫等;
2.非妊娠期的宫腔内操作,即宫腔内疾病的治疗,如子宫内膜息肉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子宫纵隔电切、子宫内膜手术、诊断性的刮宫以及宫腔节育器放置等,这些手术都会对子宫内膜产生机械性损伤,而损伤及炎症会促进宫腔纤维化进程,增加宫腔粘连发生风险。
3.最新研究发现子宫内膜、肌层受损伤后,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也会发生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进而影响受孕。据统计,中重度的宫腔粘连95%都存在妊娠期的宫腔内操作。
4.其他导致宫腔粘连的原因还有生殖系统感染、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除上述诱因外,宫腔粘连可能还与个体的体质因素有关。临床上即使有些患者没有手术创伤史或明显诱因,也会出现宫腔粘连。此外,大于35岁的女性要比年轻妇女具有更高风险性。
二、宫腔粘连怎么治疗?
部分患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恢复。
刮宫术虽然能有效治疗宫腔粘连,但因为存在进一步损伤内膜可能,目前宫腔镜已取代它成为最佳治疗方案。
而宫腔以及内膜没有损伤的宫颈狭窄患者,则可以通过超声引导进行宫颈扩张治疗。
三、宫腔粘连治疗后,
最重要是防止复发!
宫腔粘连手术后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了,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复发!临床上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
1.宫腔放置节育器:可阻隔宫腔创面贴附,减少粘连形成。
2.宫腔支撑球囊:通过屏障效应阻隔创面之间的相互贴附,降低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形成;同时可以引流出宫腔内出血、炎性渗出、减少感染机会等。
3.促进子宫内膜再生修复:雌激素、干细胞、羊膜、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内膜再生。
上述这些方法因人而异,每种方法也有一定副作用和弊端,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防止粘连再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术后随访非常重要。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应进行宫腔镜二次探查术,明确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形态并排除影响妊娠的因素。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