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人都要经过些磨难,不过各有不同罢了。
边某,冀北山区人,年过四十,怀孕得病,住院时间又长,我们都叫她老边。
老边已有一子,避孕做得不好,又连着做了两次流产。这次又怀孕了,可较前几次大有异样:恶心呕吐非常厉害,从闭经后一个多月起就反复出现阴道流血,子宫也增大得很快,虽两个多月,子宫于腹部已能明显摸到。开头,老边夫妇并未特别在意,还心存幻想:也许老来含珠,乃为祥瑞之兆。但不期一日,老边突然大流血,濒于休克,县医院打上“吊针”,医院来了。
入院刮宫,竟得葡萄样物一小脸盆,老边丈夫大惊,不敢卒睹。但见:“葡萄”累累成串,小如珍珠,大似水泡,细蒂相连,晶莹剔透,血水交融,浑然一团。“这是什么胎?罪孽哉!”老边丈夫啧啧道。
“无罪孽可言。这就是葡萄胎,大约次妊娠中有1例,老边是不幸遭遇而已。我国公元前即有某妇产子六百的记载,当时称之‘奇胎’或‘葡萄状鬼胎’,医院里已不足为奇,这病房里基本都是这类病。”我的解释使他略得宽心。
“怎么会得这种怪胎呢?”老边已精神些了,急切地问。
“原因还不甚清楚。从发病情况看,年龄大,特别是40岁以上高龄孕妇中葡萄胎发生机会大大增高,是这之前年龄组的4倍;若是45岁以后怀孕,这种危险提高了40倍。”
“得了葡萄胎和一般正常怀孕有什么不同呢?”老边夫妇虽久居山野,但也很想摆脱医疗卫生方面愚昧落后的状态。
“你已有几次怀孕的经验,葡萄胎妊娠的异样,你大概有所领略。”接着,我总结了其临床特点以相告:
妊娠反应剧烈,孕早期恶心呕吐;中期水肿、出现尿蛋白等。
阴道出血,多在妊娠2个月左右,不规则出血,可有大出血,或流出“葡萄”——引出两个小小的忠告:一曰,不要盲目保胎;二曰,留意流出的东西,保存它,给医生察视。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很多人对它已不生疏,早期怀孕也是通过检测它是否出现为判定手段),在葡萄胎者,HCG非常高(尿中或血中),且不下降。
子宫比一般正常同月份妊娠子宫明显增大,是因大量“葡萄”及出血充盈所致。
超声波检査无胎体、胎心,子宫内如“雪花纷飞”,称之落雪状图像。
可见,只要注意以上5点,葡萄胎的诊断当不困难。只怕对此毫无概念,可能拖延持久,造成贫血、大出血,甚至休克。老边的患病经过可以说是再典型不过了。老边的故事并没有完,因为虽然“鬼胎”无鬼,却有良恶之分。
老边夫妇对“鬼胎”尚有余悸,此时又跳出“恶鬼”,岂不骇然!
情况是葡萄胎经过清理宫腔后,80%以上可获自然痊愈,但有14.5%的葡萄胎病例可发展成恶性者,即病变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器官,是为“侵蚀性葡萄胎”亦或恶性葡萄胎。于是,比较而言,前者,或多数为“良葡”;后者,或少数演变为“恶葡”。
哪些葡萄胎容易恶变(或更有恶性倾向)而尤应小心呢?下面几条可算“高危”指标:
年龄大于35岁者。
葡萄胎子宫大于妊娠月份者。
HCG高者。
小“葡萄”(0.3~0.5厘米直径)为主者。
老边“对号入座”,自觉情况不妙。我们并根据刮出物的病理检査结果,决定给她预防性化疗,以阻止其恶变。
在病房里,老边看到几个恶性葡萄胎的病友,有的已有肺转移,有咯血症状,胸部照片上似乎“葡萄”跑到了肺里,一圈一圈的阴影;有的子宫还很大,盆腔里出现了包块。大家都在接受化疗,都每周抽血做HCG,然后是等待结果,像是等待判决——不知是期待,还是恐惧!
HCG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良性葡萄胎患者HCG值下降后又上升,或持续2~3周不继续下降,或8~12周仍不恢复正常,即应考虑转为恶性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在化疗过程中,HCG很快下降,并维持阴性,说明反应良好,治愈有望;若HCG下降不满意,或有回升、反复,或肺部阴影消退不快,则表明预后不乐观。
可以说,在良性葡萄胎恶变中,半年以内者多属恶葡;而超过一年者多属绒癌;半年至一年之间者,恶葡与绒癌的可能性各占一半。这里又引出了一个更令人生畏的字眼——绒癌,关于这个曾经无比肆虐的恶魔,如何猖狂又如何被制服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谈。
—End—
摘自《妇科肿瘤的故事》,图文作者授权发布,谢绝转载。
编辑:李玲
郎景和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