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份重疾保险当时只包含了四种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癌症)、心肌梗塞、脑中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四种疾病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发的、影响非常大的重大疾病。它们都满足以下标准:
?病情非常重
?治疗费用非常高昂
?康复时间非常长
重疾险产品从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那时候基本没人买!为什么呢?
?国企未大范围改革,大锅饭(国有企业配套有食堂、员工宿舍、福利分房、幼儿园、医院等,从生到死,从头包到脚,我为什么要买保险?)
?人们的自我觉察意识低(回顾一下那个年代的新闻,会看到类似工厂发生大火,员工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物资之类的报道,而现在呢,所有的消防安全知识都要求我们发生火灾马上并逃离现场,不允许抢救财物,人命大于天!)
?平均寿命短(类似癌症这种疾病,最大的诱因其实是寿命。)
由于当时中国的消费观念和大环境,保险公司和客户都很注重寿险,反而重疾只是作为附加,同时往往还带有分红性质,因此更多都是分红型重疾。随着99年利率的8次下调,分红型重疾的安全稳定性受到冲击和质疑。
保监会也坐不住了,在年叫停分红型重疾,规定健康险不能涉及为分红型产品,多次提出“保险姓保”的概念。
年是中国人身保险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国企大下岗、取消福利分房、开始社保体系,人们逐步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单位不再医疗、教育、养老全管了,事事都得自己谋划。
重疾1.0时代
少数几种重疾
-年,以国寿康宁,平安康盛、康乃馨,友邦守护神、守御神等产品为代表,是国内重疾险产品的1.0时代。这时候,重大疾病种类只有十几种,各家保险公司对重疾险的定义、理赔也存在差异(这些也为后来的一些纠纷埋下伏笔),重疾赔付一次后,合同终止。
年,是中国重疾险发展史上犹为重要的一年,出现了轰动行业的“友邦门”事件。
当年1月20日,梁秀霞等六位友邦保户委托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马辉,向美国友邦保险深圳分公司发送律师函件,以其购买的“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守护神”)产品合同条款存在明显欺诈内容为由,要求全额退保,并称达不到要求,将提起集体诉讼。质疑的最关键点就是疾病理赔条件过于苛刻,不符合通行医学手段,有的理赔条件,可能都快死了也无法达到,买重疾险失去了意义。
这起诉讼案虽然以庭外和解告终,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大人民对重大疾病保险的争论和质疑。这件事及后续的发展引起了保险业的大地震,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