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asonBittel
鹬鳗、幻影琵琶鱼、凤头鹦鹉鱿鱼……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悄悄告诉你,其实连专门研究它们的科学家都很难一睹真容呢!
圣安东尼动物园的生物学家DantéFenolio说:“说到生物多样性,人们想到的都是些大型动物,比如非洲热带草原的狮子,或者北极熊。其实大部分生物都非常小。”
正是因为它们太小,所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藏起来。
小飞象章鱼人见人爱,仔细一看和迪士尼的卡通象还真有几分相似,它也被称为烙饼章鱼。这种深海头足类动物的触手之间有薄膜,至于那些可爱的耳罩,其实是它们的鳍。
摄影:DANTEFENOLIO
Fenolio在新的摄影集《黑暗中的生命》(LifeintheDark)中展示了很多奇怪的小动物,它们生活在阳光永远照射不到的地方。从深海沟到白蚁巢穴地下网络系统,Fenolio拍下了各个地方的生物。
生活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鹬鳗可谓名副其实,长得就像鸟和鳗鱼的结合体。那些朝后的牙齿可以帮助它们捕获并吞噬甲壳类动物,比如大虾和樱花虾。
摄影:DANTEFENOLIO
他说,即便是相对较浅的河流和湖泊,也会因为水中泥沙的搅动而浑浊不堪,导致阳光无法穿透。这意味着虽然那些生物只是在水面以下几米的地方活动,也宛若生活在海底。“它们顶着水压,生活在温度更低、一团漆黑的环境中。”
地下水蝾螈也非常适应黑暗中的生活,它们的皮肤已经完全覆盖住了眼睛。上图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得州盲螈(下)和佐治亚盲螈(上)。
摄影:DANTEFENOLIO
当然,对于它们而言,在黑暗中生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每个人都有一手绝活,没有阳光也能健康成长!
小小的凤头鹦鹉鱿鱼是一种半透明的无脊椎动物,会根据瞬间的情况变换形状。当受到威胁时,它们就把头和触角拉回软膜,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摄影:DANTEFENOLIO
比如,萤火鱿会用发光器官发出荧荧之光,既能躲避捕食者,又能吸引异性。而得州盲螈这样的生物则能通过感知水压细微的变化捕猎。这种两栖动物几乎不需要光,因此它们的眼睛完全被皮肤盖住了。
萤火鱿会用发光器官这种特殊细胞发光,这既是为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能吸引异性。在日本,萤火鱿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但其实不能生食,因为它们携带有致病的寄生虫。
摄影:DANTEFENOLIO
这张图里其实藏着很多生物:一只身体被掏空的半透明樽海鞘,还有一只像异形一样的生物正在樽海鞘的身体里产卵。这种片甲类生物的名叫慎(虫戎)(学名Phronima),据说得名于电影《异形》。
摄影:DANTEFENOLIO
琵琶鱼属于幽灵般的海魔鱼并不奇怪。这种无色不透明的鱼儿会用生物发光吸引猎物。当受害者发现陷阱时,已经太晚啦!
摄影:DANTEFENOLIO
比起Fenolio拍摄的这些或美丽或面目可憎的动物,更可怕的事情正在上演:生态系统在快速变化、崩坏,甚至消失。
他说:“我研究了多年的地方,很多都消失了,每次就像失去了一位老朋友。”
无论是美丽还是怪异,Fenolio都希望自己的新书能让人们开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