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赵雪纯
通讯员田娟
“宝宝现在一天能吃毫升的奶,大便五六次,感谢两位吴教授的帮助,让我有一个健康的宝宝。”6月11日,34岁的曾女士(化姓)在华中医院小儿外科母婴病房里写着感谢信,医院多学科护航下,于出生后40分钟内,经1次手术便成功治好先天性脐膨出。7年备孕期间,她经历了葡萄胎、放化疗和脐膨出的“折翼天使”,如今终于能抱着健康的宝宝回家。
历尽艰辛,终于成功怀孕
“从年婚后开始在生殖科看诊,医院上百次了,是医生们的一次次鼓励支持我们走这么久。”曾女士回忆,她曾医院,医院看诊时,医院的医生在给她做检查后,提供了测排卵、减重、饮食规划等切实建议,让她觉得自己是在备孕路上努力着,从此,她便认准了医院。
年,曾女士经过人工授精成功怀孕,前十周虽有点滴出血但B超结果正常,可谁知,她在怀孕10周左右时,突然大出血,再检查便确诊了恶性葡萄胎,清宫后开始了放化疗。当时她辗转就医后,听到很多说法,比如,该病可能引起不孕,严重的可危及孕妇生命等。“医院的医生告诉我,该病还是可以治的,放化疗后,我还可以怀正常的宝宝。”曾女士说,医生的话像是给她指了条路,她便谨遵医嘱,安心朝着这条路走下去。
丈夫的陪伴和支持,也是曾女士坚持下来的动力。医院检查,丈夫再忙都会抽空陪同她一起;她在放化疗期间,丈夫也总是悉心安慰她。喜爱小孩的夫妇俩,仍十分想有个宝宝。
年5月,在放化疗结束半年后,曾女士的身体恢复良好。但身高厘米的她,体重达到了斤,医生告诉她,如果体重超标严重,可能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排卵异常,怀宝宝或受影响。考虑再三,曾女士便辞职在家,专心调养备孕。
吃减脂餐、每天跑步和爬楼梯,三个月内,曾女士减掉了30斤,年9月底,她得知自己怀孕了,全家人都很开心。
吴晓娟为宝宝进行手术
腹中胎儿被诊断为先天性脐膨出
可她在怀孕15周时,被查出腹中胎儿患有先天性脐膨出。得知这个消息,夫妻俩哭了一夜,除了担心和害怕外,更多的是不甘心。于是,曾女士前往医院产科,找副主任医师吴媛媛教授就医,吴媛媛立即联系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晓娟教授会诊。
吴晓娟告诉他们,脐膨出是一种先天性腹壁畸形疾病,即婴儿的肠管和其他腹腔器官在体外,只覆盖着一层由羊膜和腹膜组成的透明薄膜。该疾病在男孩中较多见,脐膨出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治愈率在90%以上。
经过评估,专家告诉曾女士可以继续正常妊娠,等孩子出来后做个手术,便能和其他健康宝宝一样。
多学科团队转运宝宝
专家争分夺秒“抢”出健康宝宝
幸运的是,在后续的产检中,宝宝除了先天性脐膨出外,并没有其他异常。从怀孕15周开始,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便组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