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侵蚀性葡萄胎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症状
侵蚀性葡萄胎分类
侵蚀性葡萄胎病因
侵蚀性葡萄胎用药
侵蚀性葡萄胎病理

ldquo宫rdquo其不备疑难

作者:朱熠卢漫

单位:医院超声医学中心

一、结果

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经两次新辅助化疗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盆腔粘连分离术。术中见:盆腹腔内未见积液、积血,大网膜、肠管与腹前壁、子宫广泛粘连,肠管与左侧盆壁部分粘连;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外观无异常;右侧闭孔淋巴结稍增大,约1.5cm×1.0cm,质中,余各组盆腔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变硬。

术后病理检查报告:(1)子宫颈恶性肿瘤,待免疫组化检查明确类型,肿瘤累及子宫体内膜及浅肌层(1/2层);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断端均未见肿瘤。(2)左、右侧输卵管、卵巢组织未见肿瘤。(3)盆腔各组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腺管样区域肿瘤(即腺癌)组织的免疫表型为:ER、PR、波形蛋白(Vim)、p16呈阴性,癌胚抗原(CEA)呈阳性;团巢状区域肿瘤(即ETT)组织的免疫表型为:细胞角蛋白(CK)5/6、AFP、CD30、上皮膜抗原(EMA)、p53、肾母细胞瘤蛋白(WT-1)呈阴性,GATA结合蛋白3(GATA3)、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基激酶(PCK)、CK8/18、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p63、p40呈阳性,hCG、抑制素均局灶阳性,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90%为阳性。经会诊及免疫组化检查后的病理补充报告:子宫颈恶性肿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两种形态,其一为肿瘤细胞呈腺管样弥漫浸润性生长,符合腺癌的特征;其二肿瘤细胞呈团巢状排列,伴较多地图样坏死,细胞为多边形,有核异型,符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特征;腺癌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这两种肿瘤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左右。结合HE形态、免疫表型及血hCG水平,最终诊断为腺癌(中~低分化)合并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术后1d复查血hCG水平为.20U/L,术后6d查血hCG水平为29.10U/L,术后23d查血hCG水平为1.03U/L。术后行化疗4个疗程,期间联合放疗。随后多次复查血hCG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正常值范围为0~5U/L),肿瘤完全缓解,目前在密切随访中。

二、讨论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trophoblastictumor,ETT)起源于绒毛膜型中间滋养细胞,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m,GTN)。在临床实践中,由于ETT的发生率很低且认识非常有限,因此极有可能与其它滋养层和非滋养层病变相混淆,尤其是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sitetrophoblastictumors,PSTTs))和子宫颈癌。这可能是导致ETT肿瘤发展、转移、且预后不良的原因。至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ETT不足百例,而ETT合并子宫颈腺癌实属罕见。

根据临床病理学,GTN分为浸润性葡萄胎(invasivemole,I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PSTT和ETT。年由Shih和Kurman首先报道并予以命名,WHO关于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年)中将ETT作为GTN的一种单独类型列出。ETT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绝经后妇女非常罕见,其中年龄最大者75岁。ETT患者大多有妊娠史,确诊ETT与前次妊娠的间隔平均时间为6.2年(从2周至47年不等)。ETT和子宫颈腺癌的临床表现都是以异常的阴道流血为主,但ETT伴血hCG水平轻~中度升高,多数患者血hCG水平U/L。与PSTT相似,ETT极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手术干预是首选治疗。但是,ETT术前诊断极为困难,多于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对于可疑GTN患者来说,超声是首先初步影像学检查。目前,有关ETT超声表现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已有的报道提示,ETT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团块,呈扩张性生长侵犯宫颈或子宫肌层,这与我们的超声检查结果相符。关于ETT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表现目前尚无统一结论。ETT病灶内血管通常未被肿瘤细胞穿透,且较细小,故通常无法被彩色多普勒检测到,或仅在肿瘤边缘而不是内部出现有少量血流信号,这与浸润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不同。这些超声检查结果与ETT中通常看到的扩张生长模式和血管形态是一致。此外,我们的病例主要由滋养细胞成分组成,因此粘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可能不太明显。

超声造影(CEUS)是对传统超声成像领域的拓展,其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以实时动态高效显示动脉期增强效应,从而使超声可显示出微循环灌注水平的血流。本例患者超声造影表现为快速从周围向中心灌注增强,呈球状,快速消退,呈边缘高增强,内部低增强增强。ETT和其它GNT的增强模式有所不同。后者大多数显示出弥漫性并持续增强。对于GNT诊断和鉴别很有价值。

大约50%ETT位于子宫体下段或子宫颈,继发于妊娠后,伴有阴道流血。从组织学上讲,如何将ETT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有效鉴别是一项重大的诊断挑战,因为它们的细胞学特征和生长模式相似。但是,ETT与SCC的治疗确有很大不同,因此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可能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肿瘤。SCC超声表现为子宫颈区边界不清、低回声病变,这与ETT不同,且彩色多普勒往往提示病变有丰富血流信号。通过血清hCG升高和/或界限清楚的稍高回声肿块的典型临床表现,特征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标志物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三、本人体会

ETT具有非凡的模拟上皮样肿瘤的侵袭性能力,因此经常带来诊断挑战,特别是涉及子宫颈。由于ETT的预后和治疗与其他GTN或SCC完全不同,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临床至关重要。当hCG升高至中度水平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超声提示子宫颈区或子宫体下段边界清楚稍高回声病变,且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丰富时,应怀疑有ETT。

参考文献

1、王登凤,徐世强,张国楠,等.子宫颈腺癌合并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妇产科杂志,,51(10):-.

2、ZhuY,ZhangGN,ZhangRB,etal.Sonographicimageofcervixepithelioidtrophoblastictumorcoexistingwithmucinousadenocarcinomainapostmenopausalwoman[J].Medicine,,96(38):e.

编辑:李娟责任编辑:谯朗卢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iyuan.com/qsxpttms/6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