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前的机会性筛查
年轻女孩意外发现高级别宫颈癌癌前病变
春节后的一个专家门诊,两个20多岁的女性相约来做筛查,他们想接种九价HPV疫苗。走进诊室,他们开始纠结。
“医生,现在9价疫苗很难约,我想先做筛查”,一个女孩坚定的说。
另一个女孩开始犹豫,“医生,你说我查不查呢,我自己感觉身体挺好的,没有什么问题。疫情之后我可能很快就会去国外打9价疫苗。”
“关于筛查,我们是建议有性生活史,近期没有做过筛查的最好做一个,了解自己的宫颈状况,如果有什么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样,您放心,我们也放心。是否筛查,还是看您自己做决定。”
经过考虑,这个女生接受了筛查,结果提示细胞学ASCUS,HPV也是阳性,在我的建议下她接受了进一步检查—阴道镜,活检结果为CIN2累及腺体,局灶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看到这个结果,我庆幸她接受我的意见做了筛查,及时发现了问题,进行阻断性治疗—宫颈LEEP锥切术。
像这样的情况,我在门诊碰到了好多,年轻的女孩,没有什么症状,一次机会性筛查,意外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住院部我们收治的年轻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们感觉到惋惜,也更庆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01已经有性生活可以接种疫苗吗?
随着媒体的宣传,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认知到,宫颈癌可以预防,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式。
有很多女性朋友会问我:已经有性生活的我能打吗?打了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HPV疫苗,在没有开始性生活前接种疫苗,效果是最好的。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接种疫苗也会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既往有过HPV感染的女性,如果在适用年龄,美国CDC也建议接种HPV疫苗。因为尽管已经被感染,疫苗仍然具有针对未感染HPV亚型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应当告知这些女性,疫苗对已经产生的感染和异常的细胞学结果无任何治疗作用。
02接种疫苗前是否需要筛查?
在疫苗门诊工作时,在接种前,我们常规会询问接种者是否有性生活,是否接受过定期筛查,对于近期没有筛查的女性通常我们会建议筛查。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女性是拒绝的,他们认为,我打疫苗就行了。
从年11月17日世卫组织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我们注意到对于35-45岁女性,宫颈癌防控策略是接受筛查,而不是首选疫苗。
为什么要强调筛查的作用了?
不同于其它癌症,宫颈癌不仅病因明确,而且发病模式清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其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全程分为三个阶段:HPV持续感染—癌前病变(CIN)—宫颈癌。
这表明我们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阻断疾病的进程。宫颈癌筛查是全球均采用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所以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近期没有做过筛查的,我们是建议在接种疫苗时做个机会性筛查,假如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HPV感染,甚至出现癌前病变,大部分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发现问题。
03接种疫苗后是否需要做筛查?
接种疫苗后是否需要做筛查?
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接种了疫苗,为何还要筛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接种疫苗并不能预防全部的宫颈癌。宫颈癌一共与13种高危型HPV有关,预防种类最多的九价疫苗也只能预防7种型别。此外,疫苗对大年龄段的女性保护效力也低于小年龄段女性。
2.疫苗对既往感染过的型别无预防作用
3.少部分宫颈癌和HPV感染无关
筛查是疫苗接种后有效的补充。HPV疫苗加上定期的宫颈癌筛查,才是预防宫颈癌的王道。
推荐阅读
关于HPV,这八点你一定要知道!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女性朋友们要小心!
真正的最佳生育年龄,我们用证据说话!
黄白带、豆渣白带……5种异常信号,女性一定要知道!
同房后更容易得妇科病?事后记得看它!
蔡鸿宁医生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II副主任医师。妇科肿瘤专业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妇科肿瘤临床及研究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1.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2.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3.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4.卵巢良、恶性肿瘤;5.妊娠相关疾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6.异常子宫出血和盆腔包块。
本文转自湖北省宫颈癌防治中心
作者:蔡鸿宁编辑:郭玉琳审阅:吴绪峰汪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