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哈尔套镇位于彰武县城西北40公里,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集镇,是彰武县西北部、阜蒙县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东南部10多个乡镇的枢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10多个乡镇、10多万人的健康,医院势在必行。
但是,缺经费,少技术,医院,谈何容易!
经多方努力,上级派来5名大学生,医护水平提高了。经费也拨到位了,1.3万元,无异于杯水车薪。困难太大,但是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更大。勤俭办院成绩大显
年初,医院开始边诊疗边建设,2月22日医院建成。自建院到年两年之内,诊治病人4万多人次,收住院病人多人,做阑尾炎、剖腹产、肠梗阻、葡萄胎、畸形瘤等大小手术多次,救活垂危病人多人,7次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诊疗病人多人次。
年3月,中共阜新市委作出了《关于推广医院经验的决定》。
年3月26日至3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国家卫生部在阜新市召开了学习彰武县医院经验现场会。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代表卫生部授予医院集体荣誉奖,并奖励了12名先进工作者,号召全国医药卫生人员向他们学习。受奖的12医院党支部书记包宝林、院长李振江、老中医田宝五,大夫周振亚、利希贤,护士薄兰荣、刘连文和化验员贾庆吉。现场会之后,一个学习医院经验的热潮,很快在全国各地掀起。
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为医院题词:“艰苦奋斗克勤克俭亦工亦农便医院的正确方向。”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为医院题词:“面向农村因陋就简勤俭办院成绩大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0世纪60年代,东北农村的冬季是难熬的时光。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新来的大学生更遭罪,手背都肿得像馒头一样。偏巧,赶上个好天,无奈,中午,房顶上的雪化了,屋里便下起了零星小雨。院长李振江拣块药品包装的旧油纸,上房就修。以后,大家拣砖拣瓦,挖土和泥,抹墙搭炕,大家出力,单位省钱,经费支出就是这样节俭下来的。还有,输液吊瓶架、病志架,化验用的试管架、血沉架,都是自制的。化验员贾庆吉用边角玻璃做了0片化验用的玻璃片。
为了方便群众看病,医院不管黑天、白天、节假日,全天候服务;为了方便群众按自己的意愿看病,他们把挂号之后的分诊程序简化掉,让患者挂了号直接带着病历,找自己中意的大夫诊治;为了解决群众取药时分不清中药和西药而走错窗口的问题,中药和西药药房合并为一个窗口;为了减轻农民生活负担,照顾农民的生活习惯,医院设了火炕和炉灶,可以给患者送饭菜,患者也可以自己做饭;医院近、需要住院治疗,而不愿意住院的患者,医生上门治疗,称“家庭病房”。
有个新生婴儿,因为嘴里灌满“羊水”导致假死,用注射器抽,没有抽出来,用人工呼吸也没有奏效。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儿科大夫孟庆恩嘴对嘴,一口一口地把羊水吸出来,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条小生命。
外科病房一个病危小孩,经一天抢救,病情仍很严重,家属扔下孩子走了。大夫白恒美和护士董桂琴坚持抢救了一夜,终于把孩子救活。
患先天性肿瘤7年之久的罗瑞琴,多方诊治无效,年3医院。会诊确认是卵巢囊肿,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切除了重达21公斤的肿瘤。患者家属逢人就讲,没有这所救命院,个罗瑞琴也活不成了!医生和患者心贴心
医院建院以来,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医院和农民心连心,医生和患者心贴心。有的患者病愈出院时,拉着大夫护士的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医院来,拿起扁担就挑水,拿起扫帚就扫地,说我没什么可贡献的,庄稼人就是有把力气,医院就帮你们干点活吧!还有的老人由于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热情服务而感动,几天不见就想念他们,医院,见医护人员忙着,就坐在那里看,或者帮助做点什么。
内科女大夫于淑芬,照顾肺心病患者隋大娘,打针喂药,日夜守候。一天,大娘病情突变,于大夫顾不上吃饭开始急救,直到凌晨3点,才把垂危的老人救了过来。隋大娘病愈出院,坚决要认于大夫为“干女儿”。后来隋大娘3次专门用马车来接于大夫去“探家”,流传出“三接姑娘”的佳话。
年,医院更名医院。年7月,国家卫生医院视察,题词为:“发扬哈尔套红旗单位光荣作风,为群众健康服务。”
作者:刘丹
声明:彰武融媒原创稿件作品,文字、照片和视频版权归属彰武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都来了,点个赞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iyuan.com/qsxpttms/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