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啦!升级“两道杠”令孕妈妈和家人兴奋不已。都说怀胎十月不容易,面对孕期出现的各种症状,准妈妈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
下面给大家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孕期症状以及应对方式,准妈妈们收好咯~
1.
孕吐
孕吐是大部分准妈妈们都要经历的一道坎儿,大多数的孕吐都是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一般在怀孕16~20周的时候就会好转。
对孕吐严重的准妈妈,首先就是要避免空腹。
可以随身带一些小饼干、小零食,随时补充能量,以免因为过饿而身体不适。
其次是尽量少食多餐,把一天的三餐改成5-6餐,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过饿过饱。
2.
食欲不振怀孕阶段,有些准妈妈也可能会遇到胃口不好、反胃吃不下的情况。
可以尝试少食多餐、准备健康的小零食补充营养,比如坚果、水果、无糖酸奶、牛奶等。
尤其是孕中期开始,保证每天mg的DHA摄入,可以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和大脑组织发育,并降低早产率,还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3.
便秘
怀孕期间,孕激素的增加使胃酸分泌量减少,胃肠道消化吸收食物速度变慢,导致大便水分减少,比以前更难排出。
从饮食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增加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蔬菜水果摄入,适当食用粗粮杂粮。
4.
浮肿
孕中晚期很多妈妈会出现手脚浮肿的情况。
轻度的水肿其实不用特别担心,毕竟宝宝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准妈妈体重的增长也会对血管产生压力,影响血液回流,容易造成下半身的水肿。
可以适当走动,避免久站久坐。躺着的时候尽量抬高双腿,帮助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
5.
少量出血
早孕期除了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妈妈最害怕的情况是发生阴道出血。
孕12周以前,有部分孕妈妈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内裤上有点儿淡红色血迹、分泌物里混有一点红色或褐色分泌物。
大部分孕早期有少量阴道出血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若出血量少,腹部没有明显疼痛,不必担心,可暂时观察,但若出现出血不止或增多以及伴随明显腹痛的情况则须及时就诊。
孕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01着床期出血
受精卵植入子宫时,一般都会有一两天轻微的出血,接下来,胎盘在子宫内壁上着床时,早期有少量出血也是正常的。
02宫颈出血
宫颈息肉----怀孕造成原有息肉增大、充血、水肿,稍有创伤,就会引起持续的少量出血。
宫颈或阴道炎症----也是早孕期阴道出血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
03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可以引起阴道出血,要及时确定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措施。
04宫外孕
怀孕后还有一种可能是胚胎没有着床到宫腔里,而是着床到了输卵管里,甚至宫腔外的其他位置,这种情况叫“异位妊娠”,也就是宫外孕,宫外受孕可引发阴道流血,同时伴有强烈的腹痛,血压下降。
05葡萄胎
葡萄胎是良性肿瘤,增长速度快,容易使子宫异常增大,引起下腹坠痛。
温馨提醒:
各位孕妈妈们发现自己有出血迹象出现时,切莫惊慌,一定要先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请尽快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