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停经33天,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16天,加重1天,前来就诊,留取中段尿测HCG,结果弱阳性。
接着护士送来此病人的血液,要测其血β-HCG含量,这弱阳性尿要测血β-HCG含量在临床中也司空见惯了,也没太多在意,在测定其血β-HCG定量的时候,按照习惯用早早孕试纸测一下看看是否阳性,从而决定是否需要稀释样本上机测定,我科测定系统为西门子ADVIA
CentaurCP系统,试剂盒: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早早孕试纸测试血显示如图,此时看到是和尿HCG结果是相符合的:
凭着以往的经验,不用稀释直接可以上机测定,结果,等了20分钟,仪器报:hCG值大于浓度范围。
这时候,有了怀疑,在仪器上选择了稀释倍,继续测定,结果,hCG值再次报大于浓度范围,结果仍然无法测出,已经超出仪器的自动检测范围了,最大自动稀释倍,到底是什么原因?
查看病人的诊断:阴道流血查因,查质控,质控在控,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后来手工稀释4倍,再在ADVIA
CentaurCP系统上选择倍,最终稀释倍,结果出来了,hCG:.4mIU/ml。而就在此时,得知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声像图改变符合葡萄胎。
问题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了,葡萄胎因滋养细胞增生,产生大量HCG,血清中HCG浓度大大高于正常妊娠时相应月份值,因此利用这种差别可作为葡萄胎的辅助诊断。由于正常妊娠时HCG分泌峰值在第60~70天,可能与葡萄胎发病时间同期,而造成诊断困难,若能连续测定HCG或B超检查同时进行,即可作出鉴别。
可是问题来了,跟尿HCG结果弱阳性不相符,怎么向病人解释?我们认真看看早早孕试纸的说明书,就可以找到答案,如下图:
原因及总结:
这是一个典型的钩状效应,此例胶体金免疫层析实测定尿液中hCG时,反应中hCG(抗原)过量导致免疫夹心复合物不能正常形成,抗原抗体比例失调,影响反应结果。随着自动化检测的广泛普及,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仪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检验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凡事多想想为什么,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最后附上此标本不同倍数稀释后测试的情况,供大家参考:原液,5倍,10倍,倍,0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