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侵蚀性葡萄胎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症状
侵蚀性葡萄胎分类
侵蚀性葡萄胎病因
侵蚀性葡萄胎用药
侵蚀性葡萄胎病理

高糖基化hCG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治方面

本文发表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第6期

王珺李长东综述陈素文审校

▲首都医科医院计划生育科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妊娠时由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最早可在受精卵着床后2天,即受精后1周检测到,因此被广泛用于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断。hCG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单一的分子,在早孕期刺激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从而维持妊娠。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hCG的两个不同的亚基在分泌、代谢等过程中会发生断裂、离解等变化,从而使hCG在血、尿中以多种不同分子形式存在,包括规则hCG(regularhCG)、缺口hCG(nickedhCG)、规则游离α亚基、规则游离β亚基、缺口游离β亚基、β亚基羧基末端丢失的hCG、高糖基化hCG(hCG-H)等。其中hCGH又称为侵蚀性滋养细胞抗原(ITA),是hCG的一个相关分子,生理情况下在妊娠早期由细胞滋养层分泌,与受精卵的着床有关。此外,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及部分非妊娠性恶性肿瘤(如睾丸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等)的侵袭、生长也存在着hCG-H分子的异位表达。hCG-H在GT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有指示意义,本文对其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hCG-H的发现与来源

早在年,日本学者发现正常妊娠和罹患绒毛膜癌(简称绒癌)的女性子宫中hCG的N-连接糖链有所不同。如今知道,绒癌病例中检出的hCG正是hCG-H。起初hCG-H被当作是绒癌的特有标记,但随着多项研究的开展,人们发现hCG-H也存在于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和尿液中。研究发现,早孕期的总hCG中hCG-H几乎占90%,而此时恰好是妊娠的第3周,即受精卵着床的时间。自此,hCG-H被认为是一种与侵袭相关的因子。

受精卵的着床有赖于母体与胚胎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应答反应。当受精卵定位并黏附于子宫内膜后,滋养细胞开始分化为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此时受精卵穿透并植入子宫内膜,合体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hCG维持黄体寿命和功能。体外培养试验表明,未黏附的囊胚分泌规则hCG,而在发生黏附的囊胚的培养介质中可检测出hCG-H,提示囊胚分泌hCG-H从而便于着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规则hCG,而细胞滋养层细胞分泌hCG-H,细胞滋养层细胞是未分化的分裂生长细胞,它在妊娠早期具有侵袭潜能,帮助受精卵着床,随着滋养细胞的分化成熟,分泌的hCG分子由hCG-H转为规则hCG。应用hCG-H特异性检测抗体B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hCG-H在妊娠第5周甚至更早的时候大量存在,但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hCG-H由妊娠3周时占总hCG的92%,下降至妊娠8周时占总10%以下。从妊娠8周起,hCG-H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

2hCG-H的功能

相对于hCG刺激孕酮合成、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细胞滋养层细胞分化的作用,hCG-H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促进滋养细胞侵袭、促进细胞滋养层细胞增殖、促进胎盘植入。细胞滋养层细胞或人绒癌细胞株JEG-3的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表明,由于其分泌hCG-H的特性,分别有(40±10)%和(48±11)%的细胞穿过了基质膜。当加入纯化的hCG-H时,细胞穿过基质膜的比例分别高达(66±14)%和(88±10)%,而当加入规则hCG时,细胞穿过比例并没有增加。该实验证实了hCG-H的侵袭特性。更有研究发现,当绒癌细胞株JEG-3移植到裸鼠体内后,肿瘤细胞增殖迅速;而当给予hCG-H特异性抗体B注射后,裸鼠体内的绒癌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表明hCG-H是绒癌生长及恶变的重要因子。此外hCG-H通过阻断细胞滋养层细胞的凋亡,刺激其生长。至于hCG-H作用于滋养细胞的何种受体而发挥刺激细胞侵袭的作用,有学者研究了hCG-H的晶体结构,发现在β亚基上的胱氨酸结构存在3个二硫键,这种独特的结构同样存在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β)和神经生长因子(NGFβ),故推测hCG-H与这些因子存在相互作用。已知hCG-H分子的非共价键链接不如hCG分子紧密,因此其β亚基较易暴露出与细胞因子结合的位点。目前已有研究证实hCG-H通过拮抗TGFβ受体、阻断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激活金属蛋白酶,加强细胞的侵袭能力。

除此之外,规则hCG促进细胞滋养层细胞分化为合体滋养层细胞,hCG-H促进细胞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绒毛的结构。由此可见,生理情况下囊胚的着床、绒毛的生长与分化、胎盘的形成,均是在规则hCG与hCG-H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3hCG-H有助于诊断GTD

完全性葡萄胎(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HM)均存在父系基因的过表达,多数CHM是由1个精子与1个空卵受精后发生细胞内复制,形成双精纯合子(46,XX),或2个精子同时与1个空卵受精形成双精杂合子(46,XX或46,XY)。PHM大部分来源于二倍父源和单倍母源的三倍体妊娠(69,XXX或69,XXY),系由2个精子同时与1个卵子受精形成(单卵双精杂合子),或者由1个精子发生复制后与1个卵子受精形成(单卵双精纯合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葡萄胎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在美国,葡萄胎的发病率约为1.1/次妊娠,而在亚洲地区发病率约为1~1.7/次妊娠。葡萄胎的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及由hCG异常升高导致的代谢疾病,如甲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此外部分患者因大量hCG过度刺激卵巢而形成卵巢黄素化囊肿。尽管作为一种来源于妊娠滋养细胞的良性肿瘤,葡萄胎仍有进展为滋养细胞肿瘤(GTN)的可能,而持续性葡萄胎或侵袭性葡萄胎通常继发于前次葡萄胎妊娠,少部分可发生于前次妊娠流产后。通常情况下,血清hCG>00U/L提示有葡萄胎的可能。葡萄胎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葡萄胎恶变,大约15%~20%的完全性葡萄胎和0.5%~1.0%的部分性葡萄胎有进展为GTN的可能,研究发现这些恶变的患者血清中hCG-H的含量较非恶变者有显著的升高。

如前所述,在生理情况下hCG-H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囊胚着床。同样,在侵袭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进展中,hCG-H同样发挥了促进恶变的作用。在GTD中,hCG-H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且与疾病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当女性自然分娩后,极少部分绒毛组织未即刻随着恶露排出,而留在了子宫内,这些细胞滋养层细胞通常会转化为无侵袭性的合体滋养层细胞,不会发生恶变。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在hCG-H的作用下残存的细胞滋养层细胞会继续增殖、侵犯周围脏器,甚至发生远处转移,患者可在分娩后5周内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从而进一步诊断为绒毛膜癌。

4hCG-H可参与GTD病情的评估

特异性地检测hCG-H在GTN病情评估方面,显示出较单纯检测hCG水平更强的针对性。大部分的GTN对于化疗药物治疗敏感,若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几乎所有的低危GTN及超过80%的高危GTN可以被治愈,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然而,大约25%的高危GTN在经过初始治疗后发生耐药或复发;另外,一部分有GTD病史的患者血hCG轻度升高,通常波动于50~U/L,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异常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以上情况可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这种情况称为静止期GTD。对于静止期GTD的治疗,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若采取不必要的治疗手段,会徒增患者的痛苦,甚至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而放任其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导致临床复发。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抗hCG的β链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总hCG浓度,而β-hCG也是目前临床用于监测GTD的标记物,虽然β-hCG比较敏感,但对于GTD的监测缺乏特异性,对于预测和判断耐药GTN意义不够明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通过测定hCG-H水平评估GTD病情。

多项研究结果已经证实,活跃期的GTN主要分泌的hCG分子是hCG-H,它具有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美国hCG咨询中心已经论证了hCG-H比值(hCG-H/总hCG)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指标,用来区分活跃期GTN和静止期GTD。他们对比分析了82例GTN(其中包括30例绒癌)、26例葡萄胎和69例静止期GTD的hCG-H比值,发现GTN组的hCG-H比值远高于葡萄胎组及静止期GTD组。育龄期女性若发现持续性的血hCG轻度升高,首先要考虑最常见的原因,即静止期GTD。在静止期GTD中,hCG-H通常难以被检测到或维持在极低水平,当GTD复发时可检测出hCG-H的特异性升高,这为精准评估GTD的病情提供了可能。Cole等回顾分析了例静止期GTD患者,其中例未检测出hCG-H,6例低水平hCG-H,其hCG-H比值在4%~27%;化疗对于这例静止期GTD患者是无效的,且在6个月内大部分患者的hCG水平自行降至正常,因此推测静止期GTD患者若血清中未检测出hCG-H,即使其存在hCG的轻度升高,也不必治疗。反之,若检测出hCG-H,则预示着临床复发的风险,因而需要积极治疗。统计数据表明,约20%的静止期GTD会在几周或几年后复发,在静止期内不能检测出hCG-H,而hCG-H比例升高的时间,通常较hCG显著升高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时间要提前0.5~11个月。因此,hCG-H可作为检测新发或复发GTN的特异性标志物。

5展望

hCG-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hCG分子,与通常的规则hCG有着截然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可促进细胞滋养层细胞的着床和侵袭,可增强GTN的侵袭力。目前,人们对hCG-H在GT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GTD中通过何种分子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的,是否存在更多的临床意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随着hCG-H在GTD中研究的开展,hCG-H的检测将为GTD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iyuan.com/qsxpttbl/120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