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包括良性葡萄胎(完全和部分)和滋养细胞肿瘤(GTN),后者包括恶性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层肿瘤(ETT)。GTNs若不积极治疗,可发生转移,导致患者死亡。美国学者Shaaban等人对GTD的影像学尤其是超声特征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发表在年第2期Radiographics杂志上。
1.病理生理学
滋养细胞由卵子分化而来,形成囊胚外层,并最终形成胎盘的胎儿部分。葡萄胎和绒毛膜癌起源于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PSTTs和ETTs起源于中间滋养层。90%的完全葡萄胎(CHM)由一个无染色体的卵子与一个单倍体精子受精(空卵受精),少数由两个性染色体不同的精子同时与空卵受精(双精子受精)。部分葡萄胎(PHMs)通常为三倍体,极少可为四倍体。
GTN中,侵袭性葡萄胎最常见,部分可继发于CHM和PHM。绒毛膜癌少见,可继发于葡萄胎,正常妊娠或流产,具有侵袭性和远处转移性。PSTT和ETT罕见,均继发于妊娠(足月妊娠、流产或葡萄胎),育龄期妇女好发,可于正常妊娠多年后发病,病变进展缓慢,可长期局限于子宫,可淋巴转移。
2.葡萄胎
2.1超声表现
完全性葡萄胎早孕阶段的超声表现为宫腔内「暴风雪」征,即极低回声的混合回声肿块,内可见多个直径1-30mm的无回声囊肿,称为「葡萄征」,无回声为水肿的绒毛膜。宫腔内除囊肿外,还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随妊娠进展到中孕期,无回声囊肿数目增多,直径变大。宫腔内胎儿部分不可见,除非罕见的葡萄胎合并正常胎儿的双胎妊娠。近20%的完全性葡萄胎由于高水平β-hCG的刺激,双侧卵巢可见多发黄素化囊肿(图1)。
图1孕7+5周的23岁完全性葡萄胎。图a为经腹超声,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混合回声病灶,其内多个小囊状无回区;图b为黄素化囊肿,可见卵巢体积增大,直径达9cm,其内含多个囊肿,囊肿之间见分隔
部分性葡萄胎的超声征象包括:(1)空孕囊或含代表胎儿部分的不规则组织的孕囊;(2)长条形或卵圆形孕囊(孕囊横径/前后径>1.5,图2);(3)胎儿死亡、畸形或生长受限;(4)羊水过少;(5)胎盘体积相对增大,其内可见多发囊样改变,称「瑞士奶酪征」(图3)。15%-20%的完全性葡萄胎可演变成GTN,而部分性葡萄胎的比例<5%。
图2孕8+5周的19岁部分性葡萄胎患者,伴有阴道出血。经阴道灰阶图显示一妊娠囊(白色长箭头),内见卵黄囊(白色短箭头)。妊娠期囊横径与前后径比值为2.0。胎盘(黑色长箭头)体积大,内见多发小的囊性无回声(黑色短箭头)
图3孕12+5周部分性葡萄胎患者,伴有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显示胎盘增大(白色长箭头),内见多发小的囊性无回声(黑色箭头)和死亡胎儿(白色短箭头)
完全性葡萄胎通常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但部分性葡萄胎表现复杂,常难以与非葡萄胎性流产鉴别。近一半的葡萄胎可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其中完全性葡萄胎比例约58%~95%,而部分性葡萄胎仅为17%~29%。
若葡萄胎中央有大量液体聚集,则易误诊为假孕囊或流产,结合实验室检查则可鉴别,假孕囊或流产患者的β-hCG水平会持续下降,而葡萄胎的β-hCG水平则会显著升高。
10%超声考虑葡萄胎的病例最终病理结果证实为水肿型流产(图4)。由于超声诊断葡萄胎的准确率不高,有专家建议所有不能存活的胚胎均应进行病理检查。
图4孕8+3周的27岁孕妇非葡萄胎性流产,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经阴道声像图显示宫腔内一个高回声肿块(长箭头),边界清,其内含多个小的囊状无回声(短箭头)。超声表现考虑可疑葡萄胎,但hcg水平低于预期值。清宫病检结果示不成熟绒毛结构,未发现葡萄胎证据
2.2葡萄胎罕见表现
2.2.1完全性葡萄胎和正常胎儿共存
正常胎儿和完全性葡萄胎共存的发病率约1:-1:,二者均有较高的自发流产风险。这种情况应与正常胎儿和胎盘囊性变共存相鉴别,而胎盘囊性变主要可由部分性葡萄胎或胎盘间叶细胞发育不良(PMD)导致。部分性葡萄胎的囊性胎盘可见与之相邻的发育异常或死亡的胎儿。若超声上发现正常胎儿与囊性胎盘共存时,应考虑到正常胎儿和葡萄胎共存的可能。正常胎儿和葡萄胎共存的另一个超声征象为「双峰」征,即绒毛组织插入双胎膜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低回声结构,将正常双囊和葡萄胎妊娠分开,证实了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存在(图5)。
图5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最初误认为部分性葡萄胎。图a显示在宫腔右侧的完全性葡萄胎(黑色箭头)和宫腔左侧的存活胎儿(白色长箭头),羊水内可见脐带(短白色箭头);图b显示宫腔右侧完全性葡萄胎(白色短箭头)、宫腔左侧存活胎儿(黑色箭头)和前壁胎盘(PL)。两孕囊间可见双峰征(白色长箭头),提示为双绒毛膜性
完全性葡萄胎和正常胎儿共存与胎盘间叶细胞发育不良常难以区分,两者的胎盘超声上均表现为体积增大并囊样变。然而,后者为单胎妊娠,胎盘位于妊娠囊内,其囊样变是由扩张的胎盘血管导致,可表现为「彩色玻璃」征。前者实际为双胎妊娠,囊性结构是由水肿的绒毛导致,无血流信号。
2.2.2异位葡萄胎
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都可异位发生,输卵管(包括间质部)、宫颈和卵巢均有报道。异位葡萄胎和异位非葡萄胎妊娠在临床上很难区分,虽然异位葡萄胎有更高破裂大出血的风险。超声表现为宫腔内无孕囊,卵巢或输卵管内有混合回声包块,包块内有或无存活胚胎。
2.3葡萄胎的治疗
若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力,可选择吸引术和刮除术,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若无生育要求或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子宫切除术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3.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GTN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恶性疾病,包括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层肿瘤(ETT)。
3.1临床表现和诊断
继发于葡萄胎的GTN患者通常无症状,但β-hCG持续升高,部分患者在葡萄胎清宫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清宫后β-hCG水平未降患者,尤其无症状患者,应考虑到GTN并进行评估。诊断葡萄胎后GTN的β-hCG水平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所制定(表1)。
表1继发于葡萄胎的滋养细胞肿瘤诊断标准(FIGO)
1.hCG测定4次高水平呈平台状态,并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即1、7、14、21日
2.hCG测定3次上升,并至少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1、7、14日
3.hCG持续升高>6个月
4.组织学诊断绒毛膜癌
注:前3项需排除妊娠物残留或再次妊娠
非葡萄胎GTN常表现为妊娠后子宫异常出血,达数月到数年之久。β-hCG水平在绒毛膜癌中显著升高,但在PSTT和ETT中略有升高或正常。患者也可以远处转移为最初症状。
3.2超声表现
若清宫后β-hCG持续升高,应常规行盆腔超声检查,以排除再次妊娠,并测量子宫体积,评估有无盆腔远处转移。GTN超声上表现为子宫肌层非特异性肿块,含不同程度内膜成分(图6a)。肿块可表现为高回声或低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可出血、坏死、囊肿或扩张血管造成的小的无回声囊性区域。肿块通常富血供,肌层由于存在动静脉分流而血流增加(图6b),但不同类型GTN血流存在较大差异。若发生远处转移,可显示病灶由肌层侵袭至肌层外部位,如宫体外肌肉、阴道以及盆腔其它器官。
GTN的超声表现并不具特异性,难以与良性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腺肌瘤、胚胎残留)以及原发和继发盆腔恶性肿瘤等鉴别,确诊依赖于临床表现和β-hCG水平。
图6葡萄胎妊娠2个月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绒癌。图a显示子宫一巨大高回声肿块(长箭头),占据宫腔并向后侵入肌层(短箭头),达浆膜面;图b显示高回声肿块(长箭头)为高度血管化的子宫肌层(短箭头)包绕
3.3治疗
GTN的治疗最佳方案取决于疾病所处阶段和基于预后因素的评分系统。低风险GTN应使用单一化疗药物,总体生存率接近%,而多药化疗方案用于治疗高危GTN,完全缓解率约85%。多数PSTT和ETT的化疗敏感性低,常行单纯性子宫切除。GTN治疗后1年内常规监测β-hCG,超声检查可表现为子宫肿物大小和回声程度逐渐降低。
4.主要并发症: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血管结构异常。发生滋养细胞疾病时,由于病变对子宫肌层的侵袭,常可导致动静脉瘘,且即使GTD完全解决,但仍有高达10%-15%的患者持续存在AVM,少数子宫AVMs患者出现难治性阴道出血。
子宫AVMs可表现为肌层内的混合回声肿块或小的回声不均区,偶尔伴有子宫肌层内弯曲的无回声管状结构,其多普勒超声可表现为不同方向的高速低阻血流(图7)。然而,AVMs的确诊并不能仅仅取决于灰阶超声。
图7侵袭性葡萄胎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2周发生阴道大量出血,后确诊为AVM并予以治疗。图a示子宫肌层局灶性的血流增多且呈不同方向;图b为MR矢状位T2加权像,显示以子宫内膜为中心的高信号肿块(箭头),侵犯前子宫肌层,肿块和邻近肌层可见多个流空信号(增大的血管结构);图c动脉血管造影显示右子宫动脉扩张(箭头);图d为血管造影显示早期静脉引流的对比剂聚集团(短箭头)
5.总结
GTD是由胎盘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疾病,超声仍是对疑似GTD进行初步评估的首选方法,也可对残留或复发性疾病进行可靠的评估。参与GTD评估的临床放射学家必须熟悉这些复杂疾病的显著性影像学特征,并适当应用各种成像方式,以提供早期诊断和指导有效的临床管理。
原始文献链接: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