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以妊娠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反应严重,不断恶心、频繁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称为妊娠剧吐。恶阻之名首载于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妊娠恶阻候》。又名妊娠呕吐。《胎产心法》所云:“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
从汉代起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对“妊娠呕吐不止”者确立了温胃散寒化痰的治法,施以半夏干姜人参丸。隋代巢元方首载恶阻病名,并且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其主要特征,“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眩,四肢烦疼,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睡少起,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此后历代医家对此病多有阐述,指出了肝脾胃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确立了施治原则,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方剂。
本病的形成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素性肝旺,或恚怒伤肝,加之孕后经血不泻,冲气较盛,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其病性属标本俱虚,或本虚标实证。恶阻是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1.妊娠合并胃瘅:有胃病史,反复上腹部饱满疼痛,无规律性,饭后上腹部不适,常有嗳气、呕吐。
2.妊娠合并肝热病:有肝区疼痛,低热畏寒,肝脏肿大,尿三胆阳性。
3.妊娠合并肠结、肠痹: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初为胃内容物,随病情发展可呕出胆汁、肠内容物。
4.葡萄胎:除早孕反应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迅速增大,而无胎动,检查时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不相符合,B超检查可发现为完全性葡萄胎或部分性葡萄胎图像,尿血hcG测定为强阳性。
恶阻的主证是恶心呕吐,恶闻食气,所以辨证应注意观察了解呕吐物的性状,包括色、质、气味,结合舌脉及伴见症状辨寒热虚实。本病多发生于妊娠初期,但此时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恶心呕吐,食入即吐,若非因于妊娠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者均不属本病范畴。临证时应与过食肥甘、生冷不洁食物或饮酒过量等因素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胃气上逆,以及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而突然发生恶心呕吐相鉴别、可通过详细问诊审证求因。
治疗上以降逆止呕为主。本病的治疗应以“平冲降逆,和胃止呕”为原则。具体应用时须“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辨明寒热虚实而分治之。实者以舒肝清热,和胃降逆为主;虚者以温中散寒,和胃降逆为主;虚实兼挟着应权衡虚实偏颇轻重缓急,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或补泻兼顾而治之。
若呕吐剧烈,伤胎动肾,需注意配伍益气补肾固任安胎之品。同时遣方用药时忌用升散之品,服药以少量频服法为宜。
[脾胃虚弱]孕后恶心呕吐不食,口淡或呕吐清水痰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脾胃素虚,孕后阴血聚于下养胎,冲气较盛,冲气上逆,胃气不降,反随逆气上冲则呕恶不食,或呕吐清水痰涎;口淡,神疲思睡为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之征。舌脉为脾胃虚弱之征。
[治法]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10g,半夏10g,陈皮15g,木香5g,砂仁5g,生姜3片,大枣5枚、挟痰饮,胸腔满闷,呕吐痰涎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半夏10g,生姜3片,茯苓10g,白术15g,砂仁5g,陈皮10g。
[肝胃不和]孕后呕吐酸水、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善太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徽黄,脉弦滑。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加之冲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酸水;肝胆相表里肝郁胆热液泄故口苦;肝气不舒则胁痛、嗳气叹息;肝气逆走空窍则头胀而晕;肝郁化热呕吐伤律则烦渴;舌脉为肝胃不和之征。
[治法]抑肝和胃 降逆止呕。[方药]苏叶黄连汤加味:苏叶15g,黄连5g,半夏10g,陈皮10g,竹茹10g,乌梅I5g。若呕甚伤津者加石斛、沙参。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加重,出现气阴两虚时则以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于)合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加陈皮、竹茹、天花粉水煎服。
[肝气犯胃]干呕,头晕少有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郁闷不舒,烦躁易怒或悲伤欲泣,胸胁胀满,胃脘不适,舌淡苔薄或薄腻,脉弦。
[治法]舒肝理气 和胃降逆 [方药]四逆散加减(枳实改为陈皮)。如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天麻。
[痰湿阻滞]头晕,恶心欲呕,泛吐痰涎,胸脘满闷,口淡或腻,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则]化痰除湿止呕。[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
[胃阴不足]频频呕吐,发热口渴,心烦嘈杂,面色潮红,尿少便秘,舌红,苔黄少津或光剥,脉细滑数。
[治则]养阴生津止呕。[方药]橘皮竹茹汤加减。
[气阴两亏]呕吐粘涎,或呕咖啡色粘涎中带血样物,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发热口渴,尿少便秘,舌红少津,苔黄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
黄苓 紫苏 木香 砂仁 半夏 陈皮 竹茹 藿香 白术
1.灶心土60g煎水,或火砖洗净烧红置入开水中,澄清取液服用。安神平冲降逆止呕。主治恶阻。
2.安冲降逆场:乌梅20g,炒苏子、批把叶、炒杜仲、川断、制半夏、砂仁各10g,生姜3片。水煎内服,每日1剂。具有安冲柔肝降气和胃止呕之效。主治重症恶阻。
3.加味桂技场:桂枝10g,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12枚,水煎日一剂,少量频服。具有调和阴阳,平冲降逆之功,主治恶阻。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取内关、足三里、神门,肝胃不和加太冲,脾虚加公孙,平补平泻法。
(2)穴位注射疗法:维生素B!/100mg/次,注射双内关穴。
(3)耳针疗法:取神门、胃、皮质下。
敷贴疗法:生姜片贴内关穴。
蒸气吸入疗法:鲜芜荽50g,苏叶3g,藿香3g,陈皮6g,放入水壶内煮沸,气从壶口出,患者吸其气。
饮食疗法:鲤鱼1尾(重5009以上,去鳞、腮、内脏),置菜盘中,放入水已沸之蒸笼中,蒸15~20分钟,取出食用。
人工流产:经上述治疗无效,而出现黄疸或蛋白尿,或体温持续高于38℃,或心律在卧床休息时仍持续超过120次/分,有颅内或眼底出血经治疗无好转者,应终止妊娠,施以人工流产。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