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侵蚀性葡萄胎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症状
侵蚀性葡萄胎分类
侵蚀性葡萄胎病因
侵蚀性葡萄胎用药
侵蚀性葡萄胎病理

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为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比率:2:1:1)。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至全身器官(肺、肝、脑等),转移部位组织坏死出血引起严重症状。对化学抗癌药物治疗敏感。

1.病理原发灶位于子宫,侵入肌壁绒癌呈暗红色结节状,切面大量坏死出血,癌组织软脆极易出血。镜检:为滋养细胞恶性增生破坏周围组织引起坏死出血,无绒毛结构。

2.临床表现及诊断(1)流产、分娩或葡萄胎排空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腹痛(子宫肌壁受累或癌组织穿破子宫内出血)。

(3)检查子宫长大不规则或有盆腔肿块。

(4)转移灶相应的症状及体征:肺转移(咳血、胸痛),阴道转移(流血及转移结节破损),脑转移(出现脑血管栓塞,颅内高压,脑疝等相应症状)。

(5)HCG测定:葡萄胎清宫术后12周,流产后、自然流产后1月,HCG值持续升高。X线胸片、B超、CT等检查可协助确定转移部位。

3.分期我国滋养细胞肿瘤的分期Ⅰ期病变局限于子宫Ⅱ期病变转移至盆腔、阴道Ⅱa转移至宫旁组织或附件Ⅱb转移到阴道Ⅲ期转移至肺Ⅲa单个病灶直径3cm,或片状阴影不超过一侧肺的一半Ⅲb肺转移超过Ⅲa范围Ⅳ期病变转移至脑、肝、肠、肾等处(全身转移)

4.治疗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1)化疗:所用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更生毒素(KSM)、氨甲蝶呤(MTX)、环磷酰胺(CTX)等。用药方案选择:低度危险通常用单药治疗(5-FU,MTX);中度、高度危险宜用联合化疗(5-FU+KSM),(MTX+KSM+CTX);耐药病例则用EMA-CO方案。停药指征:化疗需持续到症状体征消失,HCG每周测定一次,连续3次在正常范围内,再巩固2个疗程,随访年无复发者为治愈。

(2)手术:病变在子宫,化疗无效者可切除子宫,手术范围主张行子宫全切及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必须切除子宫时,视情况决定保留卵巢与否。

5.预后及随访绒癌死亡率已由过去无化学治疗年代的90%左右降低为20%~30%,其中多数死于脑转移。随访同侵蚀性葡萄胎。

赞赏

长按







































白癫风专业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iyuan.com/qsxpttbl/82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