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中医药继续教育改革,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起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导航工程依托于互联网,将课程、教师、学员分级分层分类,为各层级学员匹配相应学习内容,进行智能学习导航,让中医学习可以像手机导航一样,有迹可循。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以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医大师等多位专家参与课程录制。
希望通过导航工程,逐步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执业能力,为中医药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学得好、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年6月14日起,中医在线服务号将按照学科顺序,为大家更新不同专家的授课内容节选,帮助大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希望大家能有所得,有所成。
中医妇科学
妊/娠/恶/阻
No.1妊娠恶阻定义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
若妊娠早期仅有恶心择食,头晕,或晨起偶有呕吐者,为早孕反应,不属病态,一般3个月后逐渐消失。
No.2妊娠恶阻病因病机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妊娠恶阻的发生,主要是由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受孕后血聚子宫以养胎→胞宫内实,冲脉之气较盛→冲气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随冲气上逆。
肝胃不和→素性抑郁/恚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
孕后血聚养胎→肝血益虚
以上两点都会导致肝火愈旺→火性上炎,上逆犯胃→胃失和降。
PS:恶心呕吐病情日久耗气伤阴,可出现阴亏气耗之恶阻重症(气阴两虚)。
No.3妊娠恶阻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1.病史:有停经史、早孕反应。
2.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频繁,头晕,厌食。
·甚则恶闻食气,食入即吐,不食亦吐。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
·甚者可见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疸,嗜睡或昏迷。
3.检查: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子宫变软。
辅助检查:尿HCG阳性;尿酮体、体温、脉搏、血压、电解质、肝、肾功能的检测及心电图检查。
No.4妊娠恶阻鉴别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1.葡萄胎:
恶心呕吐较剧,阴道不规则出血,偶有水泡状胎块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符,多数较停经月份大,质软,HCG水平明显升高,B超显示宫腔内呈落雪状图像。
而无妊娠囊、胎儿结构及胎心搏动征。
2.妊娠合并急性胃肠炎:
多有饮食失宜史,除恶心呕吐外常伴有上腹部或全腹阵发性疼痛。
肠道受累时伴有腹泻,大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及脓细胞。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开始于脐周或中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24小时内腹痛转移到右下腹。
查体腹部有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出现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增多。
No.5妊娠恶阻辨证论治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和患者的口感,结合全身情况、舌脉综合分析,辨其虚实。
1.脾胃虚弱: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核心证候:口淡,呕吐清涎。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
加减:
挟痰浊,胸闷、呕吐痰涎,加全瓜蒌、紫苏。
橘红易陈皮,宽胸理气化痰止呕。
2.肝胃不和: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恶闻油腻,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满胁痛,嗳气叹息。
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核心证候: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加减:去人参加法半夏、白芍、枇杷叶、柿蒂、乌梅。
3.脾虚痰湿。
4.气阴两虚:
主要证候:干呕或呕吐苦黄水甚则血水,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四肢乏力,或发热口渴,尿少便秘,唇舌干燥。
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
核心证候:干呕或呕吐血性物。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增液汤《湿病条辨》。
No.6妊娠恶阻预防调摄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解除顾虑,避免精神刺激。
生活上须调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鼓励进食,少量多餐。
No.7妊娠恶阻临床经验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韩冰教授经验分享:
韩冰教授认为,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冲任之气上逆,孕后阴血下聚养胎,血分不足,气分相对有余,从而导致冲任气血不调。
临床分为脾胃虚弱、肝热犯胃、痰湿阻滞、气阴两虚四个证型,其中气阴两虚为前3种证型迁延不愈发展而来。
治疗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大法,虚者补之,实者通之。
治疗原则以补肾安胎、平冲降逆止呕为主,并辅以补气滋阴之法。
病历分享
一、肝火犯胃,冲气上逆型。
苏某,32岁,年12月20日初诊。
主诉:孕2个月余,恶心呕吐半个月。
妊娠9周余,现觉神疲乏力,近半个月恶心,干呕或呕吐黄绿苦水,头晕,心烦易怒,口苦,小便黄,大便干。
舌红,苔燥,脉弦细略沉。
治则:清肝和胃,平冲降逆。
处方:紫苏10g,黄连6g,吴茱萸6g,白芍10g,橘皮10g,竹茹10g,姜半夏10g,太子参15g,枇杷叶10g,生姜3片。水煎温服。
12月25日二诊:服药后头晕渐平,恶心呕吐减轻,心烦、口干,大便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细。
继上方减吴茱萸、橘皮,加桑叶10g、芦根30g。
水煎温服,月余未再复发。
二、气阴两伤,胃失和降型。
王某,29岁,年9月11日初诊。
主诉:孕9+周,恶心呕吐20余天。
患者自妊娠30多天开始恶心、呕吐频作,饮食难进。
现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口干,寐差,小便频繁,大便无力。
舌红,脉细弦。
治则:清肝和胃降逆,益气养阴安胎。
处方:党参15g,麦门冬15g,石斛10g,黄连10g,陈皮10g,茯苓10g,吴茱萸5g,黄芩10g,枇杷叶10g,五味子6g,生姜3片。水煎温服。
9月15日二诊:服药后恶心呕吐减轻,体力有所恢复,精神好转。
继服上方,半个月余后症状基本痊愈,未再复发。
中医妇科学
课/程/大/纲
No.1妊娠恶阻概述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妊娠恶阻定义、历史沿革、病因病机。
No.2妊娠恶阻诊断及鉴别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葡萄胎、妊娠合并急性胃肠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No.3妊娠恶阻辨证论治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虚痰湿、气阴两虚。
No.4妊娠恶阻预防调摄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No.5妊娠剧吐诊断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No.6妊娠恶阻临床验案
中医药继续教育导航工程
来源:中医在线服务号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bjzyyxh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