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A、阴道B、肝脏C、肺D、胃E、膀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就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绒毛膜癌多发生在子宫,早期可以通过血液转移至全身。也有子宫内原发病灶已消失而只有转移灶的表现。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C对)、阴道、脑及肝等。
2、题干: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是
A、手术为主,化疗为辅B、手术为主,放疗为辅C、化疗为主,手术为辅D、放疗为主,化疗为辅E、放疗为主,手术为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绒毛癌的治疗原则为: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注意:在外科和妇产科的恶性肿瘤中,除浸润性葡萄胎、绒毛膜癌首选化疗,其余均首选手术治疗(C对)。
3、题干:患者,女性,绒毛膜癌,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家属询问护士可能的原因,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肺转移B、脑转移C、阴道转移D、肝转移E、肾转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绒毛膜癌的转移灶表现。绒毛膜癌主要经血行播散,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盆腔、肝、脑等。各转移部位的共同特点是局部出血。其中,脑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瘤栓期、脑瘤期、脑疝期。瘤栓期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如暂时性失语、失明、突然跌倒等;脑瘤期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抽搐直至昏迷;脑疝期表现为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压迫生命中枢而死亡。因此,结合题中患者的表现,可判断该患者应该是出现了脑转移(B对)。
4、题干:关于滋养细胞阴道转移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尽早开始应用化疗B、阴道转移未破溃的病人可多下床活动C、减少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D、做好大出血抢救的各项准备E、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阴道转移结节未破溃的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活动时勿用力过猛过重,以免因摩擦引起结节破溃出血(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题干:患者,35岁。妊娠10周。行负压吸言术后大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余,医院诊断为“绒毛膜癌’转本院做进步治疗。患者主诉近来出国不明原因咳嗽、胸痛、反复咯血。胸片见肺部明影,首先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腹膜炎B、肺结核C、肺脓肿D、肺转移E、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绒毛膜癌是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就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主要经血行播散,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80%),其次是阴道(30%)、盆腔(20%)、肝(10%)脑(10%)等。患者诊断为绒毛膜癌,在住院期间出现不明原因咳嗽、胸痛、反复咯血。胸片见肺部阴影等肺部病症,首先考虑该患者为绒毛膜癌肺部转移。(D对,ABCE错)
6、题干:某患者入院行卵巢癌根治术。术前1日。护士为其所做的准备工作中不包括
A、灌肠B、导尿C、备血D、备皮E、皮试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手术当日,手术期常规安置导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以免术中伤及膀胱,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即导尿是手术当日所做的准备(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卵巢癌根治术术前1日常规准备包括备皮、备血、皮试、灌肠等(ACDE对)。
7、题干:第十一节 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宫颈癌B、绒毛癌C、子宫内膜癌D、外阴癌E、卵巢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往往已属晚期,因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E对)。
8、题干:患者女,38岁。因下腹部包块伴腹水。诊断为“卵巢癌”。该患者的腹水最可能有哪些特征
A、血性B、漏出液C、脓性D、能自凝E、淡黄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卵巢癌腹水多为血性,不能自凝,为渗出液。(A对)
9、题干:患者女性,38岁,医生诊断为卵巢癌,今日手术,护士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应在手术后
A、2~3小时后B、4~5小时后C、24~48小时后D、6~8小时后E、10~12小时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卵巢癌术后,为防止出血,一般鼓励病人术后6~8小时后在床上翻身活动(D对)。
10、题干:患者,女,42岁。因卵巢癌住院,一直哭泣、焦虑,首选护理措施是
A、给予镇静药B、让家属探视C、同意家属陪护D、倾听患者倾诉并给予安抚E、通知主管医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患者处于抑郁期,应允许其发泄情绪,护士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抚。
小编推荐护士考编制一定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