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学习教育——
百年光阴,跌宕流逝,回首百年光阴,我党在泥泞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从上海石库门的星星之火,到嘉兴南湖的点点波澜,我党仅靠一艘小船,承载起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带领中华儿女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过去一百年,我们的党一路披荆斩棘,一程劈波斩浪,开拓进取、砥砺奋进,成就了耀眼的辉煌,也书写了深刻的奇迹。
本期看点:在本期小课堂中,团团君将为大家介绍一生行医济世,有着“南梁(毅文)北林(巧雅)之称的一代名医——梁毅文
梁毅文
妇产科专家,广东番禺人,女。出生于年12月26日,年毕业于广州夏葛医学院,后出国深造。从医60多年,对不孕症有较深研究,撰有《子宫外孕的论断和鉴别论断》、《不孕症的分析和处理》等论文。
英雄事迹年,梁毅文考入了广州的夏葛医学院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夏葛医学院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年,医院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进修,医院当医生。(医院与我院校史有一定关联,来自学院起源——医院附属端拿护士学校。)但在此后几年的工作当中,她深感自己的医学知识不够用,年,26岁的梁毅文去往美国费城开始了她的求学之旅。
梁毅文在费城的便士伊拿女子医学院半工半读,专攻组织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兼修泌尿科、内科。她的生活非常节约,为了省钱购买医学书籍,经常以面包和鸡蛋作为早餐与午餐,年,她获得了博士学位,继而前往奥地利的维也纳医学中心进修妇产科、解剖学和病理学。
年,医院更名医院,梁毅文出任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她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使她在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说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自己的职业一定都不为过,她生活简朴,以院为家,每天晚上就在床边摆一套医生制服,以备随时赶往急诊室,有一次半夜起床要救治一位难产的产妇,下楼时一脚踏空摔了一跤,她忍着疼痛工作三个多小时,等助手把她的手术衣脱掉时,她的手臂已经肿得袖子都脱不下来了,拍X光片才发现手臂骨折。
文革时,梁毅文也受到牵连,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医院大院,有一次她听别人在一边讲述自己的病情,依然忍不住写了小纸条,告诉她可能是葡萄胎,向她推荐医生。后来人家问起那段经历,她说,“这是全国人民的劫难,我把它看作是一场考验……”,她说自己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年,她还把自己的积蓄元捐给了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后又把自己获得的补偿金和亲友捐款的5.2医院,设立了梁毅文基金,每年奖励在科研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医务人员。
两度参加《广州市志》编写的陈秀瑛曾和老年的梁毅文有颇多接触,在她印象中,梁的生活相当简朴,房间中几乎没有什么摆设,在家里她常坐的就是一张大的藤椅,几张木椅子已经很旧了还不舍得丢掉。生活简朴并不影响梁优雅的生活态度,到晚年,她经常穿大襟衫,虽然都是棉布所制,却整洁笔挺,举止仍保留着大家闺秀的风范。陈印象最深的是梁有一个干女儿;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八十岁高龄的梁有时候要参加一些会议,女儿会陪同她参加,如果会议安排了午餐,梁总是要嘱咐会议组说,我们俩有一份就够了。
年3月30日,梁毅文走完了88年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为表彰梁毅文并激励今人,广州市政府在她生前工作过医院为她建立了一座三米高黑色花岗石为底座的汉白玉塑像。雕像展示了老年梁毅文的风采,微胖、慈祥、端庄,无愧于“梁妈妈”的形象。
团团有话说“为群独处谋昭苏,六十年来沫与濡。
两度重洋两博士,一生爱国一大夫。
呕心沥血栽桃李,废寝忘餐拯妇孺。
奉献丹心救济世,倾城钦佩老英雄。”
这个评价,梁毅文当之无愧,用日日夜夜,加倍践行医学的真谛,用身体力行,抒写治病救人的情怀。那群披着战袍的白衣天使们,他们被病魔推着一步一步向前走,每一步却重重的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今天的青年党史小课堂到此为止啦
团团们,我们下期再见!
END排版|许成腾
文稿|林芳
文稿来源|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
初审|李凤
复审|朱瑞璇
终审|黄燕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