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涯
vvibear整理:无聊胶囊
■
今天讲下婚礼禁忌,有哪些人不宜参加婚礼。
关于这方面,农村有很多讲究,农村的我就不说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只说说城市的。农村最忌讳家里刚办过丧事和或正在守孝的,而城市最忌讳孕妇。
■
因为怀孕本身就是喜事,而婚礼也是喜事,两个喜碰到一起会相冲,所以有说法“喜碰喜、喜冲喜”。
另外,孕妇还不能摸新娘的东西、不能坐新人的床,不然新娘以后容易流产。
■
我第一次听说到有这么忌讳还是个新娘告诉我的,她告诉我后,我马上在大脑中搜索了下。
结果发现我主持这么多场婚礼,记忆中确实没有看见过大肚婆出现在婚礼上。有些习俗一直存在,而且就在我眼皮下,可我竟然没有注意到。
■
我问这个新娘是怎么知道的,她说一直知道哦,还说怎么我连这都不知道。
又说她最要好的朋友刚刚怀孕了,前几天主动对她说不来参加了,免得冲了她的喜。
■
但这个好友很有意思,人不来,却一直在给新娘打电话问情况,并教新娘应当怎么应付、嘱咐她。因为两人一直在保持通话,新郎笑她在搞现场直播。
在好友给她打了第N个电话后,新娘对我说:“唉,其实我好想她来,她也肯定好想来,只等我开口。
我问过别人,两喜相冲,新娘为大。我完全可以请她的,她都不在乎,我还在乎什么呢?”
■
但新郎的奶奶劝她还是注意点好。说凡是封建的东西都是有道理的,不然怎么能世代口口相传,大家都信呢?
反正这个新娘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请她的好友来,临到快开始时她再打给好友时,好友关机了。
■
讲起婚礼禁忌这事,有趣的是,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这批新人。
他们的爸妈以前受过文革洗礼,不信神、不信鬼、不信教,无所畏惧,反而他们的子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婚礼禁忌比较尊重和敬畏。
■
楼主我来哒。今天讲的是故事也是婚礼禁忌。有次婚礼上来了位女来宾,由是她是刚流过产的,新娘认为不吉利,想赶她走,不让她参加婚礼。
我一进酒楼,就发现新郎的妈妈和新娘的妈妈一直皱着眉,窃窃私语,还不时跑去与新娘子耳语,感觉出了什么问题。
■
后来,新娘的妈妈为难地对我说:“司仪,不好意思,请教你个问题。你说,如果有个客人刚打了胎,是葡萄胎,是不是有点秽气,不吉利,会给新人带来霉运?”
我说:“好像是有这个说法吧。”因为恰好这之前,我老板娘的爸爸去世,丧事是由我和总助一手操办的。
■
这事本来归办公室负责行政的人管,但那个负责行政的女同事一个月前刚刚打过胎,是个葡萄胎。
总助说老板娘嫌她不吉利,有忌讳。丧事尚且如此,何况喜事呢?
■
这个女来宾是新娘妈妈的客人。新娘的妈妈着急地说:“其实我根本就不信这个,当时别人要我不要请她,我还是请了。
但是刚才看到她,跟我姑娘说起这个事,姑娘怪我,说宁可信其有。现在怎么办呐,我又不能要别人走。
■
新郎的妈妈说:“不然这样,就跟她说开席还要一会儿,单独给她开个包房,请她到包房休息。”我也开玩笑的说是呀,单独给她开个包房。
过了会,新娘的妈妈回来了,摇头说:
“她说不要紧,都恢复得差不多了,精神好得很……你说这个事吧,是封建迷信,不知道无所谓,知道了,心里还真有点那个。”
■
新娘看还没解决,有点生气了。脸色很不好的很小声对她妈妈说:“你赶紧想办法叫她走。她只要还在这里我就不开始!我不能让我的喜事沾上她的霉气!”
新郎的妈妈说:“她是来祝贺的,我们怎么好意思要人家走呢!”
新娘说:“不自觉!”
■
别人都已经来了,而且是他们自己发请贴请的人家,怎么能叫别人走,而且要别人单独坐个包房也不礼貌,再说当时根本不可能有空的包房。
我看这样僵持下去不是事,只好出手了,拿出我一贯的作风对她们说:“这事应该有办法化解的,我帮你们打个电话问一下吧。”说完,走出大厅打了一个电话。
■
回到大厅里,我对新郎妈妈说:“赶紧要酒楼煮两个糖心鸡蛋给新娘吃,一定要整的,吃了就挡住化解了。”
哈哈。这事就这样解决了。
我说的解决是指婚礼正常开始。对我们作司仪的人来说,正常开始,完美收工最重要,余下的事,他们自己解决吧。
■
今天继续谈一下婚礼禁忌---喜冲喜。
结婚的好日子多的是,但很多人却喜欢扎堆挤在节假日或黄金周,一到这个时候,大街上满处跑的都是婚车。婚车与婚车经常迎面相逢,放在过去(旧社会),这是犯了“喜冲喜”的大忌。
■
中国民俗认为,两喜相遇是不祥之兆。相遇会相克,一方的喜会被另一方冲到。所以一但遇上,必要分个高下,互不相让。
过去人用花轿娶亲时,如果与别的娶亲队伍相遇,担心自家的喜被对方冲掉,双方轿夫定会全力将自家花轿抬高。
谁家的花轿抬得高,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谁家就占了上风,认为得到了好运,而输的那一方则会感到晦气沮丧。
■
同样,两个迎亲车队相遇,总有一方车子会比另一方车子好。车子差的那方心情多多少少会受影响,车子好的那方也因大喜的日子不能独美,喜悦被冲淡。
两边都被扫了兴致,更有两家车队因相遇不相让而发生冲突的。
■
有次有个婚礼,新郎迎亲时在新娘家小区被别的迎亲车队堵住了。两家都不愿退后,结果发生争执,新郎亲自脱了西装上阵打架。
在婚礼现场,那个新郎还兴奋地给我们看他胳膊上被人抓的印子。
■ 喜冲喜,喜遇喜时必相争,是中国人相信,有喜必有凶,争赢了,凶就赶到另一方去了。
当然,大喜的日子,每个新人都想吉利。所以喜喜相遇,也有用和平的方式化解的,一般是由新娘出面,用交换小礼物来化“冲”。
■
比如汉族的新娘会互换手帕、回族的新娘互换腰带,台湾新娘要互换头上插的簪花……她们相信,如果不换会相克,换了,不仅化解,还是相互祝福。
据我所知,山东和山西有些地方的新娘相遇,会交换红手帕。
■
某年九月,有对新人结婚。那天那个酒楼共有两个婚宴,另一对新人先到,已站在酒楼门口迎宾了。
这对新人的婚车到时,新娘下车后打了把黑伞(黑色属于不遮运气的颜色)遮挡住自己,站在车门边,由伴娘拿了她的捧花走到另个新娘跟前,要跟她交换捧花。
■
那个新娘笑着问她有什么讲究,伴娘对她说:“这是迷信,两个新娘相遇有相冲,得交换礼物。交换花就是交换了祝福。”
我当时在旁边看了很吃惊,这个新娘居然懂民俗。她知道用打黑伞来辟邪、用换捧花来化“冲”,化为祝福。
■
据说在台湾,两个婚车队相遇时,双方会自动停车,用这种方式化解。并且新娘还会拿苹果和桔子让未婚男子摸一下,苹果代表平安,桔子代表吉祥。
■
既然谈婚礼禁忌,我就再来谈下“黑色禁忌”。
有次,我下了班赶去一家酒楼做司仪。那天,我上身穿的是一件半高领、无肩、黑色镂空弹力丝绒衣服,下着红色碎花百褶裙。
■
不知为什么,我很想穿这身衣服主持。我试探着问新娘的妈妈,我可不可以就穿这身衣服,要不要换件上衣?
她很欣赏地说:这身衣服很漂亮呵,为什么要换?这让我意外。心想这个妈妈还好,不讲究。因为穿黑色主持婚礼有点不太好。
■
中国人很忌讳黑色。黑色庄重,但它在情绪上代表沉重和悲伤。它象征凶兆、灾难和死亡。结婚是不能穿黑色衣服的。
就算新郎穿深色西装,也不能穿纯黑。若穿了黑色,一定得穿红内裤相冲抵消,也不能打黑领带。
黑领带围绕着脖子,不吉利,来宾也忌打黑领带,不然会给新人带来晦气。
■
虽然新娘的妈妈不介意,但我主持时,还是老想着穿黑色不妥,不自然起来,以至走神,竟漏掉了婚礼中一个重要程序。
但有的人又特讲究,让我受教。
■
现在的流行的时尚婚礼,为制造梦幻效果,已舞台化了。开场时,喜欢用灯光制造气氛。
要么全场漆黑,只用一道追光跟着新人,要么用灯光闪烁着在全场扫来扫去。
■
有次婚礼开始时,服务员照吩咐熄灭了全场的吊灯,只保留了餐厅边上的孔灯。
灯熄灭的同时,音乐响起,我正准备开始抒情,新郎家叔叔突然大声吼着“搞什么搞,快点开灯!开灯!”把我和全场人吓了一大跳。
服务员赶紧打开了全场的灯,之后他说不允许关灯。
■
事后问他,他说他喜欢研究风水,每年都会去五台山住一阵。他告诉我举行婚礼时,灯光千万不要闪烁,闪烁会给新人今后的夫妻关系带来不稳定。
婚礼也最忌黑和暗。新人出场时一片黑暗,是很不吉利的,要一片光明,所有的灯都得打开。
越亮越好,要亮堂堂的,亮,代表旺,也就是人丁旺和财运旺。
■
他这样一讲,我立即想起了鬼片中鬼出场时倒都是黑的。而我们婚礼最喜用的红色,既是表达喜庆也是用来驱邪的。
我们一方面努力驱邪一方面又搞成黑咕咙咚的,这样一想不禁哑然失笑。
完结,不再更了
网友评论↓↓↓
ty_六月鸢尾:我同事结婚的时候我正怀孕,我正好也听过这个习俗,我专门问了同事她家有没有这个风俗。
她问了家里的长辈,说没关系,只要不去新房就好,所以我就直接去了酒店,没去新房,但是我同事后来怀孕胎停了,哎!
子非鱼焉知鱼有泪:我一同事说的真事:他们村两人准备结婚,婚前老丈人突然对彩礼提价,新郎家境不好可是怎么求对方都不肯少,之后新郎去卖血又借了些好歹把彩礼筹齐了。
迎亲当天新娘一直没等到新郎,差人去找才知道新郎已经把酒席办完了,娶了别家的女儿!次日新郎家一开大门,原来的新娘吊死在他家门口。
肉肉听话:我同学,结婚前夕请同学们吃饭,不知道谁起高调把新郎喝多了,那顿饭吃到夜里很晚还没有散,然后未婚妻和老丈人给他打电话被他撒酒疯挨个骂了一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现在也结婚生女了,差不多一年半到两年后他娶了现在的老婆,不是之前那个了,不过同学们聚会他喝酒非常克制。
你怎么看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