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侵蚀性葡萄胎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症状
侵蚀性葡萄胎分类
侵蚀性葡萄胎病因
侵蚀性葡萄胎用药
侵蚀性葡萄胎病理

Day12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给大家讲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之前,我想搞清楚一下这个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的结构,这篇文章涉及到的结构从上从下往上有卵巢,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内膜,子宫的平滑肌,滋养层和子宫底,当然还有卵巢。乳腺有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男性还有一个前列腺疾病。

子宫颈涉及到的有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当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体有子宫内膜腺癌,也叫做子宫体癌,子宫平滑肌有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滋养成细胞疾病有葡萄胎,侵蚀性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前列腺疾病有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此外还有前列腺的疾病,卵巢肿瘤,乳腺癌等等。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指子宫颈上皮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核性紊乱。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由基底层逐渐向表层发展。如果将子宫颈上皮平均分为三层,那么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为CINI级,累及上皮的下1/3~2/3为CINII级,异型细胞超过全程的2/3,包括原位癌,为CINIII级。如果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深度小于等于5毫米为子宫颈早期浸润癌,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深度大于5毫米为子宫浸润癌。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病因与妇科疾病,比如早婚多产,宫颈裂伤,局部卫生不良,包皮垢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是子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HPV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尤其是HPV-16,18,31,33型与子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吸烟和免疫缺陷可增加致癌风险。

肉眼观有①糜烂型,②外生菜花型,③内生浸润型,④溃疡型。镜下观子宫颈癌以鳞状细胞居多,腺癌少见。①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上皮的CIN和鳞状细胞癌大多累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即移行带,或来源于子宫颈内膜发生的鳞状上皮,根据其进展过程,分为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②子宫颈腺癌,根据腺癌组织结构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型。子宫颈腺癌的扩散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和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子宫颈腺癌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子宫旁淋巴结。临床分期:0期是指原位癌;I期是指癌组织局限于子宫颈以内;Ⅱ期是指肿瘤超出子宫颈进入盆腔,但未累及盆壁,癌肿侵及阴道,但未侵及阴道的下1/3;Ⅲ是指扩展至盆腔壁及阴道的下1/3;Ⅳ期是指癌组织已超越骨盆,或累及膀胱黏膜或直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比如卵巢(80%),子宫阔韧带,直肠阴道陷窝,盆腔腹膜,腹部手术疤痕,脐部,阴道,外阴和阑尾等。病理变化:肉眼光点灶状紫红色或棕黄色结节,质柔似桑葚,病灶出血区机化可以与周围器官发生纤维性粘连连。如发生在卵巢,反应性周期性出血可致卵巢体积增大,形成囊腔,内含粘稠的咖啡色液体称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均可发病。

根据细胞形态,腺体结构增生和分化程度的不同,分单纯性,复杂性和异型增生。单纯性增生,又称轻度增生,腺囊性增生,它只占癌变率的1%,内膜腺体数量较多,部分扩张成小囊,腺体上皮一般为单层或假复层,细胞呈柱状,无异型,内膜间质没有明显的异常。复杂性增生,又称作腺瘤性增生,占癌变率的3%,内膜腺体明显增多,排列拥挤,腺体上皮结构复杂且不规则,背靠背细胞增生呈乳头状,无异型。内膜间质明显减少。异形增生又叫做非典型增生,占癌变率的三分之一,内膜腺体明显增多,显著拥挤,背靠背,腺体上皮复层,轻度中度异型性增生,内膜间质可有间质浸润。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病因:子宫内膜样腺癌,以子宫内膜增生和雌激素长期持续作用有关,肥胖,糖尿病,不孕,吸烟是其高危因素,中老年妇女不科学的使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食用某些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均可提高其发病率。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多发生于绝经后,患者年龄较大,常有抑癌基因P53基因突变,预后差。子宫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子宫内膜样腺癌差。病理变化:肉眼观,子宫内膜腺癌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型。镜下观子宫内膜样腺癌分为高,中,低分化,以高分化腺癌居多。

扩散途径:子宫内膜癌以直接蔓延为主,晚期可经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淋巴道转移宫底部的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角部的癌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累及宫颈管者可治宫旁,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

临床表现:最常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临床分期:Ⅰ期癌组织局限于子宫体,Ⅱ期癌组织累及子宫体及子宫颈,Ⅲ期癌组织向子宫外扩散,未侵入盆腔外,Ⅳ期癌组织超出盆腔,累及膀胱和直肠黏膜。

子宫内膜异型增生与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很难区分,主要鉴别点是前者没有内膜间质浸润。

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30岁以上妇女的发病率高达75%。肿瘤性质是良性,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肉眼特点没有包膜,镜下瘤细胞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束状或漩涡状排列,核分裂象少见,缺乏异型性。

子宫平滑肌肉瘤发病率较低,肿瘤性质为恶性,来源于子宫肌层间质细胞,肉眼特点为鱼肉状伴出血坏死,边界不清,镜下特点,瘤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

滋养层细胞疾病

滋养层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层细胞肿瘤,其共同特点为:①滋养层细胞异常增生。②患者血清和尿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高于正常妊娠。hCG可作为诊断,疗效评价和随访观察的辅助指标。

葡萄胎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40岁多见,良性病变,是异常妊娠,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异型性很小,绒毛结构水泡状绒毛不侵入肌层,绒毛间质有绒毛,间质高度水肿,间质血管消失或少量,出血坏死少见,转移灶没有,临床表现子宫反复不规则流血,偶有葡萄胎自阴道流出,子宫增大,无胎心及胎动,hCG明显升高,手术治疗,预后绝大多数能痊愈,10%转为侵蚀性葡萄胎,2%恶变为绒癌。

侵蚀性葡萄胎,是交界性肿瘤,继发于葡萄胎后,滋养层细胞高度增生,有一定的异型性。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绒毛间质有绒毛,间质高度水肿,出血坏死常见,没有转移灶,化疗,预后良好,转移灶内的瘤组织可以自然消退。

绒毛膜癌发病年龄为小于20岁和大于40岁多见,为恶性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正常妊娠,早产后,滋养层细胞异型增生,异型性显著,无绒毛结构,无间质,无血管,出血坏死非常常见,转移灶在肺内最常见,脑,胃肠道,肝,阴道壁都有,临床表现阴道持续性不规则流血,子宫增大,hCG持续增高,血道转移的症状,现在以化疗为主,现在绝大多数可以治愈,已发生转移者治愈率可达70%。

绒毛膜癌的发病以妊娠有关,50%继发于葡萄胎,25%继发于自然流产,20%继发于正常分娩,5%发生于早产。

往期回顾:

泌尿系统疾病(下)

[Day10]泌尿系统疾病(上)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iyuan.com/qsxpttyy/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