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凌晨2时40分,家住北辰区孕38+6周的初产妇王宝妈,突然出现胎膜早破(破水)及少量见红,因先兆临产急诊入院。
密切观察七个多月,顺利助孕成功宝妈之所以选择在天孕分娩,是因为她年曾发生过一次“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即俗称的“葡萄胎”,导致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当时她在朋友介绍下找到生殖科王丽君院长——为预防发生“滋养细胞恶性病变”,王院长经7个多月连续监测“密切观察”;在排除恶变倾向后为她进行了宫腔镜微创诊疗。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报道↓疫情缓解后,年6月底王院长为她启动促排卵治疗,很快就帮她顺利怀上了宝宝。
正是出于对天孕医疗团队的信任,宝妈才最终决定“舍近求远”从北辰来这产检、分娩。
倡导舒适分娩,不会让你疼着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待产,3月18日傍晚宝妈进入了临产,但就像她自己在视频中所说的:
由于“痛点低”,初次分娩又紧张,宫口“刚开到1指(1厘米)”就已经疼得受不了啦此时,已是深夜11点左右,负责分娩的产科主任袁静茹一边耐心安慰她,一边对她说:在咱们这样“倡导舒适分娩”的医疗机构,肯定“不会让你疼着生”哒~
虽然一般是在宫口开到2指后进行麻醉镇痛,但考虑到你的情况,那咱就提前“上无痛”!
这时麻醉科医务人员也及时根据宝妈需求,为其进行了“分娩镇痛”;果然就像宝妈自己所说的——随后的产程也因此变得舒适了许多
胎宝宝突发宫内窘迫及时安全助娩凌晨时分“点名助产士”医院,和袁主任、新生儿科曹宏力主任一起,监护宝妈平稳度过第一产程、进入第二产程。
3月19日清晨6时12分,宝妈宫口开全,第二产程进入了胎儿娩出至关重要的时刻——
但从6时27分开始,胎心监护接连报警:
随着宫缩不断加强,宝宝胎心却持续达到~次/分(正常为~次/分),提示胎宝宝存在“宫内缺氧窘迫”。
尽管医生及时予以药物治疗纠正胎心,但很快宝妈就又一次发生“难以判断原因的胎心不稳”,甚至一度飙升至超过次/分。
所以为保障母婴安全,袁主任立即当机立断,决定实施“紧急助娩”。
阐明利害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6时35分袁主任在两位助产士杨幼菊和丁淑珍配合下及时侧切助娩,保护会阴同时实施“胎头吸引术”。
6时43分,出生体重3克的“小公主”安全娩出,宝宝的头部也未发生擦伤及血肿,新生儿评分满分10分——至此,第二产程顺利结束!
找到了宝宝缺氧的原因:帆状胎盘在第三产程中,当胎盘和胎膜娩出后,医护人员这才发现:原来宝妈存在“帆状胎盘”!
据袁静茹主任医师介绍说:这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脐带附着异常——胎儿的脐带附着于胎膜,血管经胎膜作扇形分布进入胎盘,同时在胎盘娩出前也很难被诊断。
加之产妇脐带本身较短,又附着在胎膜上,在产力牵引和产道挤压过程中受胎儿先露部压迫,对脐带供血/供氧造成了严重影响。
由于危险性大,帆状胎盘产妇通常都是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所以自然分娩成功率很低。
因此,采取助娩措施是非常及时有效的!
第三产程结束后医务人员检查产妇宫颈及穹隆无裂伤、阴道无血肿、宫底和阴道均无活动性出血,一次“漂漂亮亮”的顺产就这样完成了。
由于助娩技术合理、恢复情况良好,如宝妈所说:产后很快她就可以正常下地走动了!
尽管在宝妈眼中,整个生产过程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对医务人员来说,这次分娩真的有点儿“惊心动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把安全留给母婴,把风险留给自己,这正是“选天孕,就是选技术与安全”的完美体现!
←袁静茹/杨幼菊/曹宏力/丁淑珍→左右滑动查看详细介绍天孕暖春大促↓点击图片了解详情↓孕妈掌中宝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