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苦相的许女士踏进妇科诊间,甚至不敢坐下。她小心翼翼地讲述着自己的病史,无助地看着坐诊的妇科主任张霞。
女,48岁,近两年来例假始终断断续续的不正常,前不久突然连续多日大量出血,甚至需要半小时换一次卫生巾。医院就诊做了B超后,医生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子宫里有个6公分大小的子宫内膜肿瘤,需要将子宫切除。“我不想相信,医生,医院,再看看。”
张霞直觉遗漏了什么,想了想,让患者去查了血hCG和B超。
▲妇科张霞主任专家门诊
结果出来后医生立时了然:“你子宫里有个6公分的‘东西’,不过,它不是子宫内膜肿瘤,而是一个胚胎。你怀孕了。不过,这一胎你必须拿掉。”“怀孕?不能要?”许女士惊讶地睁大双眼……
“因为你怀了葡萄胎”
“因为,你这是葡萄胎,这不是正常的胎儿。”张霞主任说。
原来,患者的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怀孕前8周hCG会迅速升高)指标已经升高到11万多,是怀孕的征兆。但B超检查显示,宫腔内有多个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水泡状的东西,呈蜂窝状,就跟葡萄一样,并没有胎儿、胎盘、羊水。
▲许女士在我院做的B超报告
科
普
葡萄胎是一种异常的妊娠情况,又叫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还有个水泡状胎块的别称。之所以叫葡萄胎,是由于肿大的绒毛被串起来,就像葡萄一样晶莹剔透。
医生建议许女士立即住院,并安慰患者道:手术不需要把子宫切除,只需将葡萄胎刮宫。“葡萄胎一经确诊,必须尽快处理,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术后,为什么要化疗?”
第二天,医院接受了刮宫手术,手术顺利,出血不多。刮出的组织内,完全是一串串的小水泡,是非常典型的葡萄胎。
▲被刮出的葡萄胎组织(资料图片)
术后,妇科医生说:“葡萄胎病人不是刮宫完就治疗结束了,术后需要定期监测血hCG指标,观察是否下降理想。如果没有下降到理想水平,还需要进行化疗。”
许女士及家属又懵了:“葡萄胎到底是良性疾病还是恶性疾病,为,为什么要化疗?”医生说,这是因为葡萄胎有一定的概率会恶变,进展为滋养细胞肿瘤。
▲妇科团队手术(资料图片)
科
普
95%的患者在清宫后9-14周,血hCG会降到正常范围内。但也有5%的患者出现例外,葡萄胎有由良性转变成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
“患者这是完全性葡萄胎。”张霞说,这种葡萄胎的恶变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种:
①年龄大于40岁。
②子宫大于停经月份。
③血hCG大于10万。
④卵巢黄素化囊肿≥6厘米。
⑤重复性葡萄胎。
术后随访是重中之重
许女士出院前,张霞主任反复叮嘱:“你中了三个高危因素,因此必须谨慎处理。”
·务必每周回妇科随诊至3次正常。
·然后,每个月随诊1次持续至少半年。
·再此之后,2个月随诊1次。
·随诊年限应坚持10~15年以上。
·随诊应特别注意血hCG变化,若hCG不降了或者反而升高了就要警惕恶变可能。
▲医院妇科门诊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很好奇:医院没有查出葡萄胎?
对此,张霞主任认为,因为患者已48岁,又有两年例假不规则病史,没有明显停经史,某种程度上会“误导”医生往“肿瘤”的方向考虑。“我也问了患者,医院并没有给她查血hCG,也就是说,医生完全没想到她是怀孕了。”
同时,医院妇科团队也呼吁所有女性: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呕吐等情况出现的,医院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如果确诊葡萄胎,必须敲黑板的是:
术后一定要遵医嘱
定期复查随诊
!!!
天祥君
▼点击原文网络问诊
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