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RPL)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在所有妊娠妇女中,约有15~25%发生过一次自然流产,占已婚妇女的15%,第二次自然流产占4%,三次或三次的比例约为3%。将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
不同国家对于反复流产的定义略有不同。根据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标准,妊娠失败2次或2次以上[1]。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COG)的定义是胎儿在怀孕24周之前,与同一性伴侣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失去胎儿。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中国专家一致认为,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2次以上,孕28周前胎儿丢失的定义是反复流产,包括连续发生生化妊娠。着重指出流产的连续性和对流产再发危险的重视。
复发性流产病人经历过多次妊娠及多次流产,有些病人甚至流产次数高达7-8次,不仅给患者本人身心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可能会导致家庭不和谐,甚至导致婚姻破裂。对其病因进行研究,寻找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起反复流产的原因导致反复流产的原因很多,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有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全身疾病、环境因素等。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方法,医生首先要根据孕妇的病史来进行分析。
1、专家意见或推荐:对夫妻双方的病史要做详细的询问,包括夫妻双方的年龄、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手术史、是否有内科合并症、是否有传染病史、其他既往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环境暴露、体质指数(BMI)等。
妊娠史主要包括生化妊娠、异位妊娠、葡萄胎、人工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儿畸形、引产、早产、足月产等,如果是复发性流产,则应记录每一次流产的孕周、有无诱因及特殊伴随症状、胎儿有无畸形及是否进行过流产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每一次流产的治疗经过和用药情况。
家族史主要包括是否有不良妊娠史、自身免疫病、血栓史、近亲婚配史等。对于初诊复发性流产患者,应仔细收集病史和家族史,以便于对可能的流产原因和预后进行初步评估,以达到针对性。
2、得到病人的病史资料后,医生会决定进行下列检查:子宫检查:子宫内膜异位或子宫形状异常可导致复发性流产。这方面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宫腔镜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
复发性流产的实验室检查血检是一种无创(无创)方法,能够确定潜在的健康状况、荷尔蒙失调或基因突变等是否会导致复发性流产。其中包括
1、狼疮抗凝抗体:本试验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所致反复流产的指标之一;
2、抗心磷脂抗体:本试验也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所致反复流产的又一标标;
ANA谱是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常见免疫指标,其中包括可提取核抗原抗体(ENA)(如SSA、SSB、URNP、抗核小体抗体等)、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等与标准抗磷脂抗体(LA、aCLIgG/IgM亚型、抗β2-GP1抗体IgG/IgM亚型)、标准抗磷脂抗体(anti-CCP)、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ESR、补体C3、C4、CH50、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
建议筛检至少3次,每次间隔4-6周(抗磷脂抗体至少间隔12周,阳性2次才能诊断为磷脂综合征,aCL需要中高滴度阳性),ANA谱检测推荐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反复1∶80阳性以上的临床意义明确。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的筛选均不推荐[3,4]。
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会破坏人体吸收叶酸的能力,并且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
4、凝血功能检测: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易栓症筛查的常用指标有:
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等。另外,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血栓弹力图(TEG)、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S、抗凝血酶(AT)、凝血因子Ⅴ、抗凝血酶原等因子的功能检测,必要时可进行遗传性易栓症基因筛查[3,4]。
5、甲状腺激素检查:中国专家一致认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常规行生殖激素检测是:
甲亢(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POAb[3,4]。
甲减有可能增加中期流产的危险,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就可以诊断复发性流产是否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甲亢,尤其是甲减,长期以来一直与不育、妊娠不良结局和RPL有关。显著的甲减是易于诊断和治疗的。
现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TSH)的阈值是2.5mIU/L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常用指标。两项最新队列研究发现,RPL女性甲状腺机能亚临床功能减退(定义为TSH2.5mIU/L)的发生率更高(19%和21%)。
但是,这些病人的活胎率(LBRs)与甲状腺正常的妇女相似。虽然尚无随机对照试验,但这些患者的TSH水平为2.5mIU/L。
有些研究还发现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正常患者RPL相关,并且有证据显示治疗后有降低流产率的倾向。但是,迄今为止,对于RPL的甲状腺抗体检测正常的女性,尚无足够的证据建议[5]。
6、黄体酮检查:在排卵后1-28天周期的第21天,检测黄体酮水平是否正常。对35岁以上的女性,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激素(AMH)和黄体素(LH)的水平也要进行检测。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流程夫妻双方一般病史收集,身体检查,各项评估。
尽管PCOS引起自然流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的指导意见认为,PCOS(PCOS)会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但有研究认为,这类病人发生自然流产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有关[2]。
但是,美国生殖医学学会认为PCOS是否会引起自然流产,仍然存在争议。美国生殖医学学会认为,高催乳素血症与自然流产有关,会通过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导致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流产。另外,女性内分泌疾病如不加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都与自然流产有关。
目前,女性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流产越来越多,如上所提到,流产对女性有百害而无一利。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流产与日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增加有关。还有相关研究发现女性流产和日后心梗发病率增加有关,但是有计划的终止妊娠并不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因此,妇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预防均应该考虑妇女流产问题,在这方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多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