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分进行时,速度背起来
1、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黄绿色、稀薄、脓性、泡沫样、臭味。
治疗:甲硝唑,性伴侣同时治疗。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PH4.5。
治疗:抗真菌药物。
3、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均质、稀薄、白色,鱼腥臭味儿。
治疗:甲硝唑。
4、萎缩性阴道炎:好发老年女性,分泌物稀薄、淡黄,严重时可呈脓血性白带。治疗补充雌激素。
5、盆腔炎:脓臭样分泌物,下腹部痛、附件区痛、宫颈举痛,穹窿饱满。
6、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子宫后倾位、触痛性结节、囊实性包块。
确诊方法:腹腔镜+组织活检。
7、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子宫球形增大、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
8、子宫肌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玻璃样变病理最常见。肌瘤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和产褥期。
临床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最常见的症状,月经周期正常。
9、子宫脱垂:分娩损伤(最主要的病因)。
10、子宫颈癌:HPV感染;好发于移行带;鳞状细胞浸润癌最常见。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最常见)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
临床表现接触性出血。CIN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宜采用三阶梯技术。CINI随访;CINII和III子宫颈锥切术;CINIII年龄大、无生育要求子宫全切。
11、子宫内膜癌:腺癌最常见。子宫内膜癌转移途径主要是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最常见)。分段刮诊最常用的确诊方法。
12.卵巢癌:
(1)上皮性肿瘤:发病率最高,包括浆液性、粘液性肿瘤。
(2)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幼女及青年妇女,畸胎瘤(又叫卵巢皮样囊肿)、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绒癌。
(3)性索间质肿瘤:颗粒性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支持-间质细胞瘤。
(4)转移性肿瘤:原发部位多胃肠道、乳腺及其他生殖器官。
肿瘤标志物:CA(上皮性卵巢癌)、AFP(内胚窦瘤)、HCG(原发性卵巢绒癌)、雌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睾酮(睾丸母细胞瘤)。
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成熟畸胎瘤为良性肿瘤;
纤维瘤伴有腹水或胸腔积液称之为梅格斯综合征。手术切除肿瘤后,胸腔积液、腹水自行消失。
13.葡萄胎:B超提示呈现落雪状或蜂窝状。葡萄胎一经确诊,应及时清宫。区分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关键是看有无绒毛。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盆腔、肝脏、脑。血hCG水平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14.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①排卵性功血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②无排卵性功血好发于育龄期妇女。
(2)闭经:继发性闭经包括下丘脑性闭经(最常见)、垂体性闭经(希恩综合征)、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
(3)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性激素过高的临床表现。
(4)绝经综合征:标志性临床症状潮热(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症状)
1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表现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辅助检查:青春期基础体温/激素测定;青春期治疗止血(大量雌激素)、调整月经周期(序贯疗法)、促进排卵。绝经过渡期妇女首选诊刮。绝经过渡期治疗(止血首选诊刮)、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子宫内膜病变。
(2)排卵性月经失调:
①黄体功能不足:临床表现为经期正常、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检查诊刮月经前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基础体温呈现双向体温,高温相少于11天。治疗选用HCG和孕激素。
②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月经周期正常,月经期延长;检查诊刮月经第5-6天(混合型子宫内膜);治疗选用HCG和孕激素。
16.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肥胖、黑棘皮症。
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减肥),氯米芬诱发排卵,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END?
欢
迎
留
言
陪你一起过医考!
共同见证圆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