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紫丹、紫草茸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治麻疹之要经
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作用,在中医药历史中应用已有多年,善治温热病引起的斑疹透发不畅、斑疹紫暗等。《本草纲目》记载,紫草“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近年来,紫草制剂紫草油在治疗皮炎、湿疹、宫颈糜烂、糖尿病病人外伤伤口不愈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紫草小档案
紫草主产于新疆、西藏、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广西等地。属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的根均可入药,一般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用微火烘干。
现代研究发现紫草中含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紫草烷、紫草红、脂肪酸、纤维素、多糖、胶质等。
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1.用于血分热毒塑盛引起的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等。2.用于疮疡、湿疹、烫伤、慢性溃疡等。3.用于抗菌消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杆菌也能起到抑制作用。4.用于抗肿瘤,紫草根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一定的疗效
真伪鉴别:
新疆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紫草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易剥落,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灰黄色;内蒙古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一个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市场上有紫草中掺赭石的现象,掺伪紫草体重,手拈有沙粒感
注意事项:
脾虚大便稀薄或腹泻者忌用
药膳养生
1.活血健脾
紫草薏米粥:紫草10克,白芍15克,水煎,过滤留汁,与薏米50克、白糖适量同煮粥,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服用。适用于肝癌患者
2.清热。活血
紫草绿豆汤:紫草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绿豆30克,同煮,再加入白糖适量。适用于预防女性绒毛膜上皮癌。
3.凉血益肝
紫草猪骨汤:紫草50克,猪骨克(砸开),水煎,过滤留汁,加肉汤克,稍煮,打人鸡蛋4枚,熟后,调人背油、盐、鸡精等。适用于朋硬化引起的腹胀、乏力、贫血、营养不良、腹水等
4.散结消痈
紫草赤芍饮:紫草30克,败酱草、赤芍、蚤休、苋丝子、扁蓄各15克,穿山甲6克,乌药、皂刺、黄芪、乳香、没药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古今验方
1.治疗黄褐斑
紫草15克,莲草、白芷各5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9克,水煎20分钟,外洗或湿敷。适用于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继发性伍素沉着。
2.治疗白血病血淤
生地30克,紫草15克,茜草根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粳米适量,煮粥
3.治疗烧烫伤
紫草克,黄连克,焦地榆克,放入食用油0毫升中,加热至40C浸泡2日,用小火煎至药渣焦,再用纱布过滤,加入凡十林克冰片30克,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以消毒针头刺破水泡,涂上述药油消毒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次
4.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
紫草30克,茜草、白芷、赤芍、苏木、南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水煎,过滤留汁,待温后洗面或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3天为1个疗程。
清热凉血药是以清解营分、血分热邪为主要作用,治疗营分、血分等实热证的一类药物,包括赤芍、水牛角、玄参、生地黄、紫草、牡丹皮等。温热病热入营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失眠、舌色紫绛、神昏谵语或皮肤隐隐出现斑疹等;热入血分,患者则表现为吐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证,并伴有斑疹紫暗、躁扰不安等。热入营血后,必伤阴液,而清热凉血药中的生地黄和玄参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津,因此,二药可以标本兼顾适用于血分实热、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多种病证。另需注意,生地黄、玄参等药也易助湿,湿热证者忌用;清热药也易伤正气,有实热证者宜用,但病愈即止,不可过服久服,以免克伐太过。如果兼有正虚者,可以适当配伍补虚药同用。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健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