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茄科值物龙葵的全草。龙葵子亦供药用。野生与栽培均有。
2相关名苦葵、龙葵草、天茄子、黑天天、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
3产地中国几乎全国有分布。喜生在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广泛分布欧、亚、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4采收加工每次采收嫩梢后,都留下嫩梢最下部5厘米的节间,使这5厘米上的2-3个腋芽,生长后形成新的嫩梢又可采收上市。采收一次追肥一次可以连续不断采摘嫩梢上市,采收盛期冬春季可有3个多月,夏秋季有2个多月,直至开花为止。
采收野生种,在山沟路旁,田间地头,生荒地等地方都可收集到野生的成熟果实;野生种采种后经晾干、筛净后放置于阴凉处贮藏备用。采用野生种做种,植株生长势好,抗病性强,长成的嫩梢吃起来苦味较浓。
5性状鉴别一年生草本,高约25-cm。茎直立,有棱角或不明显,近无毛或稀被细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并下延至叶柄,通常长2.5-10cm,宽1.5-5.5cm,全缘或具不规则波状粗锯齿,光滑或两面均被稀疏短柔毛。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由3-6(-10)朵花组成;花梗长,5深裂,裂片卵圆形,长约2mm,雄蕊5,着生花冠筒口,花丝分离,花药黄色,顶孔向内;雌蕊1,球形,子房2室,花柱下半部密生白色柔毛,柱头圆形。浆果球形,有光泽,直径约8mm,成熟时黑色;种子多数扁圆形。花、果期9-10月。
茎圆柱形。有分枝,中空,表面皱缩呈沟槽状,叶绿色或棕绿色,呈卵形,全缘或不规则的波状粗齿;花冠棕黄色,皱缩或脱落;杯状花萼宿存,棕褐色,果实球形,表面皱缩成折纹,棕黄色或棕褐色;种子扁卵形,多数,臭无,果实味苦微酸。
6性味归经苦、寒。肝胃二经。
7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8主治病证感冒发烧,牙痛,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肾炎,乳腺炎等。
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10使用注意1、脾胃虚弱者勿服。
2、不良反应及治疗,对白血球的影响剂量过大,引起白血球下降。
3、药(毒)理学,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10复方①治疗慢性气管炎:龙葵全草(干)1两,桔梗3钱,甘草1钱,为一日量。制成糖衣片,每日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治疗例,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56.14%。据观察,单纯型比喘息型效果好;止咳,祛痰的疗效比平喘和消炎好,在10天内有75%的病例发生疗效。据X线和痰细胞观察,肺纹增粗、柱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少,提示病变组织有修复的可能。此外,亦有用龙葵果制成酊剂,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10日为一疗程。治疗52例,个疗程后近期控制47例。
②治疗癌病:鲜龙葵全草2两(干品1两),鲜半枝莲4两(干品2两),紫草5钱,每日2次煎服。治疗恶性葡萄胎4例,均获治愈;配合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肿、肝癌等多例,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此外,以单味龙葵2~3两煎服,还治愈纤维肉瘤1例,随访1年无复发。
③用于止痒:取龙葵全草(除根)鲜品2两(干品1两),加水毫升,煎15~20分钟。每日1剂,上、下午两次分服。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服药7~25天不等。观察50例扩散性湿疹,全部患者皆具有广泛性皮肤损害,瘙痒剧烈,曾使用钙剂及普鲁卡因静注、口服非那根或苯海拉明,均只起暂时安静作用;改服龙葵后,患者皮肤水肿逐渐消退,痒感减轻。计有显著止痒效果者7例,服药后可维持3~4小时不痒,小便稍增多,晚上睡眠好;有止痒效果者25例,服药后瘙痒可减轻2~3小时,睡眠较好;稍有止痒效果者10例,服后痒稍减轻;无效8例。实践证明,本品具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为一种非镇静性止痒剂,不宜夜晚投药。对于白天精神不佳、晚间失眠、皮损广泛、具有皮肤水肿且瘙痒的病例,疗效较好。其止痒作用属非特异性的,与镇痛剂的作用相类似,只能起对症治疗作用,因此,须针对病因,予以综合治疗。
推荐阅读
大暑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三伏天,您需要知道的养生穴位
荐书《道医全书》
道部·黄帝阴符经篇文选《阴符经真诠》
中医传统导引法成功申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届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诚邀加入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了解更多活动,请添加“道家生活道”;了解更多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