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是什么?—
HCG有中文名,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但你没必要记住这个名字,只要知道它是怀孕后生产出的一种激素,刺激黄体发育产生孕酮,孕酮可以维持怀孕早期八周内的胚胎发育,为胚胎落户营造好子宫环境,同时抑制宝妈免疫系统产生排斥,这就够了。—HCG是怎么产生的呢?—
胚胎到达子宫落户时,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它伸出树枝状的触角,抓住子宫壁——这些触角就是绒毛,绒毛会快速变多,形成薄薄的膜,这就是绒毛膜的来历,这些绒毛膜里面渐渐布满血管,通过血管连接,妈妈与胚胎就能交互养分,代谢废物,起到了胎盘的作用。HCG就是这层绒毛膜分泌出来的激素,这种绒毛的生长速度就是化验单上显示的数值。一般来讲HCG每48~72小时增加一倍以上,说明绒毛活性好。上面这个图只能作为HCG翻倍时间的参考,不能绝对化。—HCG太低是不是就会流产?—
没有HCG太低这种说法,科学的说法是HCG翻倍不好,观察HCG是个动态生长的过程。而且HCG增长过程是自己跟自己的数据比,跟别人的数据比没有意义。—HCG值偏高是什么原因?—1、排卵推迟:错误估算了末次月经的时间,导致实际孕周和估算孕周不符。2、双胞胎或多胞胎:因为多胎妊娠的数值比单胎妊娠要高。如经医生检查后确认后为以上两种情况,那么准妈妈不必担心。3、葡萄胎:血HCG的数值通常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如经确认为葡萄胎,则需要立即入院治疗。4、其他:在唐氏筛查的检查单上,β-HCG的中位倍数参考范围是0-2.5,如果高于该值,则对孕期母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孕妇较易患上妊高症等。有孕妇由于在孕早期注射过HCG保胎,因此有出现在做唐筛时HCG数值偏高的可能。—孕酮降低是不是意味着会流产?—
本身孕酮的分泌就有波动,不能根据一次检查就下结论,还需要看动态,看趋势,结合超声检查,有没有腹痛、流血等临床表现,才能准确判断有没有先兆流产。因为黄体差不多到孕6周就开始萎缩,而胎盘要等到孕8周才建立起来开始工作,所以孕7-8周是个孕酮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孕早期最危险的阶段,孕酮这个时期有波动是正常的;另外胎盘孕8周左右开始接手分泌孕酮的工作了,但是由于刚开始工作,难免手忙脚乱,所以孕酮的分泌量也会有起伏,等到孕11周,胎盘可以很好地分泌孕酮了,孕酮值的稳定度也就高了。如果HCG翻倍正常,孕酮下降,这说明胚胎是在正常发育的,但是HCG促孕酮的功能不行。这时候尽量静养安胎,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走,只要孕酮不是特别低,不用特别补充黄体酮也可以安胎。如果孕酮太低可以考虑注射或口服黄体酮来帮助稳定。—HCG与孕酮的关系—
HCG是早孕胚胎分泌的能促进黄体继续发育分泌足量的黄体酮;黄体酮抑子宫收缩,保证胚胎在宫内平稳发育。在妊娠早期,孕酮水平随着HCG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妊娠早期一旦出现HCG分泌不足,则会导致卵巢妊娠黄体功能的降低,孕酮水平不足,难以维持正常妊娠,最终造成自然流产。孕酮是由卵巢以及胎盘分泌的,是妊娠期间一种特异性的标记物。它在怀孕的第5-10周期间内,数值理应都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孕酮在孕早期阶段都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不会有大的起伏。而如果在某一个时段内,孕酮的水平突然明显降低,则就预示着有早期流产的可能。国内有学者发现,如果血清孕酮值<12.2ng/ml,发生流产的概率就会大幅度的升高。但因孕酮除了胎盘会分泌之外,同时还受到卵巢功能的影响。所以,血清孕酮值的降低,并不能百分百预示与流产直接相关。所以说HCG、孕酮对于维持妊娠来说,缺一不可,HCG和孕酮的协同作用,一方面让胚胎获得养分,一方面还保证胚胎的安全。那,如何才能更好的预示是不是发生了早期先兆流产呢?—判断流产先兆,还需查什么血液指标?—
已经流产了,不用多说什么,为了母体健康,应尽快的处理体内的异常胚胎。说到这个,不禁想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玄女,病儿死于腹中,强求不仅苦了孩子也是折磨大人。所以,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尽可能预先判断流产的可能,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需要予以保胎的措施,以期留住我们体内已经成型的小生命。而单单检测血清孕酮,它对此判断的准确度尚不够。因此,目前推荐血清孕酮+CA检测,或者血清孕酮+血清HCG检测。为什么要联合?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联合检测血清孕酮和肿瘤标志物CA或者血清HCG,可以大大的减少流产的漏诊或误诊。CA是一种来源于体腔上皮、生殖道黏膜和卵巢的衍生肿瘤抗原标志物。有报道发现,妊娠早期出现阴道流血并将流产的孕妇血清CA含量显著增高,所以,早期先兆流产者血清CA含量越高,发生流产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联合检测为我们是选择保胎还是引产,作出更佳的预示指导作用。
此篇文章属于转载文章,来源:检验医学、盛朵妈咪、妇产时间、妇产医学资讯等综合整理。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